2.句法方面不同的语言往往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句法的使用上也具有各自语言的独自特点。非通用语种的初学者在基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把外语单词套用到汉语句式中,最终导致语言使用的不规范甚至错误,德语初学者也不例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德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比略论中德语言的不同表达习惯,并对德语的惯用句式进行举一反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直觉敏感性。 3.语用方面语用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语言之间的交际问题。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中德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需要德语教师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开设模拟实景教学,只有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中,才能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非语言行为培养策略非语言行为培养策略主要从语言以外的角度进行的,因此具有复杂性和微妙性。如果说语言行为培养策略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相互结合的话,那么非语言行为培养的策略主要鼓励学生自我实践和感知。而教师在非语言行为培养过程中主要起辅助引导影响。教师应鼓励学生观看德语电影、参加德语角、接触德国人,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真切地体验文化所赋予语言的现实意义;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两国的文化,扩大知识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其文化的差异点,不可过于拘泥于书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如同目的语国中人一样,而是使他们既能理解和吸纳异文化,又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德语基础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德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主动寻求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直觉敏感性,以便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摘 要]德语基础教学中,初学者对中德文化异同认识的直觉敏感性和德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的培养。本文将依据中德语言文化特性,结合德语初学者学习特点,略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异同现象,并提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德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8]吴华英,李菊芬.跨文化交际教学法与基础德语阅读课程教学[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黄宜.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中译德[J].今日中国—纪念创刊55周年对外传播论文选,2017,(9). [3]孟向阳.德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5). [4]蔡明剑.德语教学中的文化异同教学初探[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17,(18) [5]周薇.中德文化与语言异同简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7). [6]杭贝蒂.中德文化异同与跨文化交际初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 [7]董广才,冷慧,刘佳.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