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课堂教学中的德语渗透[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生动的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走近孔子,以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整体感知,效仿《论语》,以文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措施、做人修身之道启迪学生;析读课文,深层体悟,指导人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台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以此来发挥文学塑造人、改造人的影响!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课堂教学;《(论语>十则》;儒道;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5-0050-02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即所谓的“文以载道”、文道不可分割的准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充分利用课文中生动的、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下面谈谈我在《(论语)十则》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做法。
  《(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措施、修身做人三方面的内容。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走近孔子,以其光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为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使孔子的形象更鲜明,更具震撼力,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激情导入,走近孔子,以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一德育渗透环节。从孔子对教育的巨大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作用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便对孔子产生敬仰之情,以达到先入为主的目的。
  此环节的具体做法是,播放背景音乐及相关画面,同时辅以导入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5000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文化巨人光耀千古,他们丰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直至今日仍光芒四射。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他就是孔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走近《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北宋丞相赵普曾称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可见它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时至今日,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整体感知,以文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措施、做人修身之道启迪学生
  论语中所展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措施以及修身做人的道理,直至今日仍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事作风都有着深远的作用。在学生自读、听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调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分则朗读,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然后小组交流每则的文意,领会它们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此环节,把德育渗透点定位为《(论语)十则》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措施、修身做人对学生学习做人的启迪上。
  指导学生对《(论语)十则》中的内容按照学习态度、学习措施、修身做人进行分类。在学习态度方面,让学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所阐述的学无常师,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态度;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诚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习措施方面,从“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学习古人按一定时间复习,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措施。在修身做人方面,从“有朋自远方来,德语毕业论文,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中学习古人珍视知己,时刻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具备宽广、坚忍的品质,不管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并能推己及人,学会宽容,不强人所难。
  三、析读课文,深层体悟,创设情景,指导人生
  在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了较深刻的把握之后,把德育的渗透点进一步拓展提升,即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景一:学校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同学们参加,请同学们结合《(论语)十则》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与其他同学交流。
  情景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把《论语》中有关修身做人的做法,向全世界推广,需要我们整理相关内容。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撰写,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稿。
  情景三:通过《(论语)十则》的学习,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请以此为话题写一写。
  《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而作为教材的《(论语)十则》又重点写求知和修养问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文学塑造人、改造人的影响发挥得淋漓尽致!

德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