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德语系教学出发,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着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探究高校德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措施。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德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34-01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德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德语系。正所谓,语言是文化的表达,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的教学最终以语言的使用为目的,因此,培养能够沟通中德,促进这两大不同文化圈相互了解和交流是这一专业的发展思想。 一、我国高校德语系教学的近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前进,德语系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和英语等外语学科相比,德语在高校中的教学情况受到了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办学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教材更新较慢,学习资料不足,对外交流较少等问题。受传统结构主义以及翻译式教学措施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单词句型等纯语言形式的记忆和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和文化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学生虽然德语达到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在和德语国家人士交往中仍会有困难和瓶颈。对此,在公布的《高等学校德语系德语本科教学大纲》中不仅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要求,更加提出了学生关于德语国家的文化、国情的认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培养跨文化能力的要求。 二、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一个来自于社会学的概念,跨文化能力是“一种个人在面对异文化行为、异文化态度和异文化预期时灵活应对的能力。这种恰如其分和灵活应变意味着行为人具备关于文化异同的意识,以及处理面对由于文化异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跨文化能力还包括在跨文化调解过程中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人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外延体现了在跨文化的知识、适应和交际层面的有效性和得体性。 三、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方法与措施 在具体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措施上,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特别是要考虑到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德语系教学的特点出发,围绕着语言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强交际的运用和措施的培养。 1.教学材料的选编 在选编教材时,选取能够突显德语国家文化语境的文章进行,此外,还要编选一些反映当前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在结合这些具体的文化语境进行语言知识讲解和练习时,除了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编排一些篇章和语用的内容,同时配有一些形式多样的,体现德语思维,并且真实存在于语境中的练习,让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综合的训练。文化方面,在编排介绍国情知识和展现德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的文章之外,还要配有一些资料搜集,中德主题对比,事例讨论等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辩证思维,使其理解中德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提高跨文化能力。 2.教学措施的革新 教学措施上,德语论文,改变“老师讲,学生记”的这一被动、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德语论文题目,而是要围绕知识/能力的培养措施,体现学生在德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教师在传统授课方式之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知识水平,低年级时,可以采取一些角色扮演、小品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语境,如餐馆、医院等,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关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穿插应用小组辩论、项目教学等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对一些抽象性的热点主题进行探索和讨论,从中德两方面的视角出发,进行信息搜集和思考略论,培养其关于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开放性,同时避免绝对化和静止化。 3.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运用 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愈发通畅。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也为德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应用这些丰富的文本和图像资料,可以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创立逼真的德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了解德语国家人民的前沿动态、新鲜事物和流行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某一兴趣点出发,养成多听、多看、勤于模仿、善于动脑的语言学习习惯和跨文化能力培养措施。此外,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电脑、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从声光电等多个方面出发,增加情景和语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的效率。 四、结语 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同时也是践行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革理念,从知识的传授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语言文化知识研习之外,要在德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跨文化能力,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求同存异,合理应用交际策略和语言手段,进行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 高等学校德语系德语本科教学大纲[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责任编辑:孙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