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探讨综述[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新的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需要全面发展、综合水平较高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高校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手段。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高校以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而培养“全面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教育方式,应赋予它新的涵义,就是要确立新的教育手段,除了具有基础的素质即深厚的文化知识、优秀的身体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审美心理、文化修养和个性素质。高等院校是一个文化摇篮,是培养大学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地方,使大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道德、知识、审美等多方面的人才为目地。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新时代下,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的根本目地,德育是培养学生的德性,是塑造灵魂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教育的其他部分来说,德育又起到了保证其他活动的教育方向和推动发展的影响。美育在教育中起到了独特的影响和功能,是其他教育都不能替代的,加强美育教育对高校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德语毕业论文,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大学德育和美育完美结合的措施和途径,从而确保大学德育的效果。
  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就是把道德及行为规范的法学法规通过施教者根据教学要求填压式地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而忽视了他们在接受素质教育时的主观意识,阻碍了他们主动去吸收这些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和精神,从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德语毕业论文,所表现出的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已不容忽视。从而更要求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近些年我国教育政策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之后提出的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都提出高校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和高素质的人才,将美育贯彻到教育方针中去,进一步确立了美育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颁布了《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真正贯彻到教育方针中去,使当前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的。由此可见,美育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五次召开座谈会上强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1]李岚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他曾经说过:“美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加强美育。”[2]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独特的影响和功能,是其他教育都不能替代的,加强美育教育对高校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内学者对于德育与美育的探讨
  国内一些学者对于高校教育德育和美育的关系探讨主要围绕着一下三方面:一是对于目前高校教育中美育对德育的渗透和促进影响。庞培蓓在《和谐教育形势下美育的特征与影响》一文中提出以情感教育为主体是当前和谐教育中美育的特征和影响,其主要任务是要塑造和形成人们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趣味、心灵和精神境界,可以开启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拓展认知领域,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3]。二是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内在的学理依据和现实需要。黄静在《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中说到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以及内在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在现代,德育和美育结合又有着新的诠释,即将审美气氛与育人环境相结合,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交织,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将审美观念与道德理想相融合,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4]。三是对于高校德育与美育统一与融合的理论探究,阳黔花在《美善结合: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中提出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5]。其有效举措之一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他的观点是融善于美,美善并重,应坚持美善结合的准则,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和谐宜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2.国外的学者对于德育与美育的探讨
  国外对于高校德育与美育的探讨主要选取了西方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如卢梭认为,好的道德教育就应培养道德公民,道德教育主要有三个任务: 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杜威主张学校德育的目的应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惯和民主能力,成为民主社会的好公民。德国席勒是第一个创造了“美育”这个词,而且我们也通过了对美育的了解,认识到美育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中起了重要的影响,即“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针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滑坡,提出了新的托马斯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来代替旧的,但新的托马斯主义还延续了旧的一些理论知识,即宗教的作用。它强调了“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提出“人不是历史的合作者而是天主的合作者”,使二者合二为一,从而培养了一大部分信仰宗教的教徒,使他们变成顺应国家政策和支持政府的好公民,随之消除了社会秩序混乱和道德滑坡的弊病。
  综上所述,各国的思想家在认识和理解德育的问题上,都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为目标和以建设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为条件,以培养支持政府、热爱祖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综合性人才为教育目的,同时,也关注了美育在德育过程中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OL].中国政府网,2017.2.7.
  [2]李岚清.要加强美育工作[N].光明日报,1998.12.15.3.
  [3]黄静.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扬州大学学报,2017.8.(4)3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