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德国自古就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两国在这段历史中有合作也有敌对。而二十世纪30年代两国关系最具代表性,短短十年间双方由断交变为友好继而又变为断交,关系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文章选取其中的一个阶段(蜜月期)来作为论文的主题,论述双方在这个时间段内关系达到顶峰的原因、表现,最后阐述对此的想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二十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和德国是一个重要的十年,二者的关系在这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魏玛政府与中国恢复邦交两国关系获得初步发展,到希特勒上台积极与中国发展关系二者达到了蜜月期,再到1937年中日战争打响德国为了与日本结盟再次与中国断交。中德关系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本文只选取了1933年至1936年间中德关系,在此期间,两国关系达到高峰期,德语毕业论文,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密切交往,关于双方都有极大的作用。中国方面,蒋介石不管是从巩固自身统治出发还是为国家利益着想,都有很多原因与德国合作;德国方面,中国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市场,德国需要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所以,两国实现了双赢合作,进入关系的蜜月期。 一、中德蜜月期的表现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与中国重新建交,双方关系获得初步发展,但是交往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双方只是处于对对方的初探期。而随着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中德关系出现转机。为了实现他称霸世界的愿望,他对内政策是准备扩军备战,对外政策是以外交活动掩饰备战,他一方面希望从中国进口钨、锑等战略原料,另一方面想摆脱外交上的孤立与中国成为盟友。而中国这边蒋介石也有与德国加强关系的主观意愿,再加上日本对中国侵略步步加深,客观上迫使实行联德外交。于是从1933到1936年两国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亲密时期,表现如下: (一)经济贸易方面,德国迅速扩大了中德的经济贸易,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与中国签订了《中国农矿产原料与德国工业品互换实施合同》(简称《中德货物互换合同》)。根据这项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一亿马克的贷款,中国使用这些贷款向德国购买军事装备;而中国则使用战略原料和农产品向德国偿还贷款。随着希特勒扩军备战的加剧,德国对钨、锑等战略资源需求量的大增,表现为:1937年德国进口钨锑11372万吨,比1933年增长2倍多,而且其中70%来自于中国;同时中国是德国武器的主要输出者,德国在1936年和1937年对中国输出的武器占其武器总输出总额的28.8%和37%。 (二)政治方面,两国的领导人尤其重视中德关系,使中德关系不断发展,由公使级上升为大使级,这为发展两国其他方面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双方领导人不仅自己保持书信上的往来,就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交换意见,而且派亲信互访两国。1936年,蒋介石派以顾振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德国,希特勒也派亲信莱辛劳将军实行回访,显示出两国领导人对中德关系的重视。 (三)思想文化方面,蒋介石等人为加强自身专制统治对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十分崇拜,认为法西斯主义是动员和训导民众的一种好措施,可以从中寻找一种仿效的方式对中国实行统治。所以蒋介石在国统区加强了法西斯专制统治,建立特务组织,并出书宣扬法西斯思想,公开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 (四)军事方面,中德关系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大,表现为双方军事贸易频繁和德国对中国提供军事顾问,为蒋介石提供军事意见。根据《中德货物互换合同》,中国从德国进口了大量军事武器和装备,据统计:1934年,德国一次就向中国提供了机枪、步枪和驳壳枪2万余支,还有高射炮、坦克及配件,以及各种新型的炮弹和炸弹等;1936年德国对华输出军备物资为2374.8万马克,这说明德国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国军事援助之多,双方军事贸易频繁。同时,德国驻华军事顾问的代表人数不断扩大,最高时达百名之多,为蒋介石的军事行动出谋划策。比如弗采尔直接参与了第五次“围剿”红军的作战计划,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准备,法肯豪森就日本在中国华北制造各种事变后提出了中国应对这种局势的军事计划。 二、中德建立蜜月期的原因 关于中国和德国在1933―1936年关系直线上升的原因,是中德两国的“双向选择”,是中德都有发展双边关系的需要,所以从中国和德国两个方面讨论: (一)中国方面:原因如下:1. 南京国民政府对发展德中关系的态度亦相当积极。中国尽管是产钨大国, 但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国落后的军火工业远远不能满足蒋介石政府日益增长的军火需求。蒋介石急欲得到外国的军事援助, 但英、美等西方大国都不愿因为中国而失去日本的广阔市场, 更不愿冒与日本进行战争的风险, 他们纷纷拒绝了蒋的请求。因此, 蒋介石把目光转向了德国, 希望用中国丰富的原料来换取德国的军火和技术;2. 中国主要为德国的军事化、中央化和工业化概念所吸引,又加之要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和对付日本侵略的需要, 国民政府急需德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并引进德国的军事和工业模式来改造中国。德国顾问在此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这导致了国民政府在经济和军事上日益依赖德国;3.从蒋介石个人出发,他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表现出虔诚的倾慕,希特勒实行的独裁统治和对共产党人疯狂的迫害,使蒋介石深受鼓舞,希望从中找到效仿,主观上愿意与德国加深友好关系;4.蒋介石认为中国和德国有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立场,德语论文题目,中国受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德国同样亦受条约的束缚,二者有“同病相怜”的共同感受,两者应该发展友好关系。 (二)德国方面:原因如下:1.德国称霸世界的需要。希特勒上台后迅速调整魏玛政府温和的对外政策,从仅仅只是复兴德国上升为扩军备战称霸全世界,而中国资源丰富、市场广大,正符合希特勒扩大市场、掠夺军事原料的需要,所以在蒋介石主动邀请德国军事顾问来华时,正符合德国的心愿,于是开始了中德友好发展期的高潮。2.中国是德国发展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德国为了实现其远东战略,把中国当作发展远东战略的桥头堡,从而提高德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地位。 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了中国和德国的关系在1933―1936年达到了高潮,对两国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都有一定的促进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积极影响,还要看出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消极因素:1.在中德交往的过程中,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力弱小,而德国即使在一战中战败,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建,在20年代末仍然恢复了大国地位,两国一开始就存在差距,中国与德国进行交往,蒋介石一直认为二者是“患难兄弟”,但德国始终是处于主动地位,中国处于从属地位,二者地位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2.德国在与中国交往的过程中,不是为了要帮助中国独立富强而是为了与其他列强争夺中国市场;3.中德关系虽然发展密切,这种发展依然没有背弃国家关系中的一条准则:“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中德关系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德国的政策发生变化,就会改变二者的关系,1937年中日抗战开始,德国为了自身利益考虑,需要日本在远东牵制苏联,所以背弃了中国,与日本结盟,中德关系最终走向破裂。从这些消极因素我们可以看出,中德关系虽然达到蜜月的高潮期,但是走向破裂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丁建弘,陆世澄.德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探讨[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3]易精豪,从“蜜月”到断交[J].中共党史探讨,1995(5). [4]刘莲,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德关系试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8(3). [5]张北根,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J].历史探讨,2017(11). (作者简介:桂 景(1987.7-),女,回族,湖北荆门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专业09级探讨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