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高中生接触事物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可以接触到国外的新闻、电影、图片等信息,但是由于高中生自身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容易导致对外来文化充满不切合实际的好感和向往,所以高中的德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德育教学进行了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德育教学 一、做到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道德他律和自律有效结合 网络环境赋予高中学生过去不可想象的巨大空间,享有不可想象的自由,高中学生行为的善恶是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自律。在网络环境中,高中学生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和内容,参与各项网络活动。网络道德自律是指高中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中,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自主、自愿、自觉的主体性活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要有“慎独”的精神,养成慎独的习惯。但同时,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仅仅靠道德德自律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在约束力量来互相促进,开展高中学生德育做到道德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网络道德教育和传统德育的各自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平台进行高中学生德育,德育内容要注重选择性,德育途径要注重渗透性,德育方式要注重平等性、交互性。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抛弃传统德育的优势,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措施仍处于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我们要把开展面对面的、有形载体的道德教育,与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传统的课堂教育、座谈、访谈、讲座,是把握和了解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窗口,也是观察和反馈网络道德教育的渠道。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形成传统德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互借助、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2]。 三、突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 网络环境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拓的新领域,使道德教育体现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新技术、新概念建立新的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建设的人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微博”已成为一个迅速蹿红的交流工具,微博成为重要的网络传播媒介,以快捷、操作简单、传播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高中学生的喜爱,微博成为与博客、E-mail、QQ、MSN 一样高中学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进行高中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依赖技术的同时,给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德育注入更多的人文性,使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体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努力实现高中学生道德教育手段的网络化 高中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逐渐已成为他们的基本需要。“既要充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又要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因此,我们开展高中学生德育要充分应用网络。首先,利用网络发展的最新成果,发挥网络环境开放、自由、兼容、平等、交互、共享的优势,指导高中学生参与网络建设、管理、探讨等活动,在认知与实践上规范高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与高中学生德育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格局。其次,努力完善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利用网络提高德育课程的效果。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赋予网络环境下的新意义。再次,加强高中学生德育信息开发、利用和交流。网络道德课程建设要做到与思想道德修养无缝整合,使思想道德建设贴近高中学生生活实际;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讲授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旨在努力提高与健全高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3]。 五、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要构建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德育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我们就要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我国网络立法体系尚不完善,网络舆论立法仍是空白,网络立法的速度和运用程度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部分涉及网络的法学法规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出台多年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贯彻。因此,一方面行政职能部门应加强网络法学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执法能力,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有序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体系,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学、行政、技术等手段与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通过合法、高效的监管行为给高中学生营造一个清洁文明的网络环境,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给高中学生带来的消极作用。 六、努力打造高中学生德育培养的和谐的网络环境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道德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对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序、和谐和诚信也应成为高中学生德育建设的目标。高中学生应积极融入到和谐网络社会的建设中去。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高中学生的网络素质[1]。 七、总结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的教育趋于弱化,网络环境对当前的高中学生德育提出了空前的挑战,传统的高中学生德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措施和方式,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对确立高中学生的价值取向、规范高中学生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雪琼.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性德育[J]. 文学教育(下),2017,(5). [2] 黄超.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作用及对策探讨[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3] 朱秘颖,韩志敏,贾芳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德育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德语论文题目,(2). ,德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