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对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教研纪实与反思[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017年5月,德国阿夏恩市高级文理中学校长、教师和28位同学组成的师生团访问了我校。Weih校长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因此,他邀请我校开设一节历史公开课。为了达到“琴瑟共鸣”的交流效果,我挑选了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目,该节主要包括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等内容。现笔者将这一次跨国界的历史教研活动作一回顾,以飨同仁。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过渡:从14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北部文学家以古希腊和古罗马诗人为自己的人生向导,不断地从中世纪“以神至上”的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人的灵魂、肉体;艺术家们用富有人性的艺术品形象地展现了逐渐被发现的“人”。
  教师呈现史料:如果我们翻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达德意志地区,那里将如何?北方的日耳曼人居住区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凋敝、城邦林立,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但纯朴厚道的日耳曼人却有着极其严谨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在众多的神职人员中,马丁路德便是虔诚的一位。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虔诚的神职人员,竟然在万圣节前一天的中午将用拉丁文撰写的《九十五条论纲》贴于维滕贝格教堂的大门上。
  《九十五条论纲》与罗马教皇派驻德意志地区的特使约翰・特策尔对于赎罪卷的宣传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1520年马丁路德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在文中,马丁・路德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
  问题1:如何理解“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生1: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生2: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师:关于“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不妨看看我国著名史学家何炳松的观点:
  “(路德)忽悟自救之道端在‘信’字。所谓信即吾人与上帝发生亲密关系之意”。
  同学们,你又如何理解何炳松先生的解释?
  生3:自救自醒,在于自身,在于自己关于宗教的理解与救赎。
  生4:信也为信念,信念即上帝,信念坚定即可坚定自身,相信上帝,救赎就发生在内心,不在外物。
  生5:信即信仰,信仰便是沟通人与上帝关系的桥梁,只要心中坚持信仰,人便能与上帝沟通,获得救赎。
  师:阅读了课文和何炳松先生关于“义人必因信而得生”的解释后,大家不妨从中国汉字“信”字的结构来理解马丁・路德的观点。“信”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旁是“人”,右边旁是“言”,而且左右两边边旁紧密相连。换言之,世间俗人的灵魂欲得到拯救,只要直接对话于上帝(《圣经》),无须中间人或中介机构(罗马天主教会)即可得救。
  (同学笑声)
  过渡:马丁・路德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罗马教会宣布许多革除、诅咒和禁令,对付路德和其他的同仁,指令逮捕接送罗马。1520年,教皇勒令马丁・路德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迫于教皇压力,德国皇帝查理决定宣召马丁・路德来沃姆斯接受质询和审判。皇帝的代表在帝国议会上宣读了教皇对于开除马丁・路德教籍的敕令,并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马丁・路德置于法学保护之外,禁止传播说教。
  问题2:面对此,马丁・路德强烈要求宗教领域回归基督教原始经义的原因何在?
  学生活动:老师分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四个方面原因的历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四组学生分别阅读四组不同材料,获取宗教改革原因的历史信息。同学根据的自己发言总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老师将你们所表述的原因绘制成图。
  问题3:如果历史再给马丁・路德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会改变初衷的选择吗?原因何在?(学生思考然后再回答,老师出示以下图示)
  上课结束后,我与听课的Weih校长和其他老师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Weih校长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
  1.“德国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教学内容
  Weih校长告诉我,马丁・路德是多面化人物,可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因此,德国高中将对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分布在宗教课和历史课两门课程中。宗教改革神学教义部分的内容分布在宗教课中,德语毕业论文,而且是很重要的神学内容;历史课主要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作用。所以,历史课与宗教课对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略论角度不尽相同。
  Weih校长说,马丁・路德主张天主教要“做”和“说”统一,心灵信仰上帝远比外在的表象重要。马丁・路德非常反感当时罗马天主教的虚伪和腐朽,但是他也仅是温和的宗教改革派。
  当时德意志地区的政客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利用却不是马丁・路德所能控制的。政客往往从自身统治利益出发故意曲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行为。他们把宗教改革变成了自己夺权的工具。16世纪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从15世纪30年代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是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中选出。号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只是2500多个独立地方政权的联合体。其中有势力的是众多的僧侣诸侯和世俗诸侯。德国各地诸侯与哈布斯堡家族的德国皇帝矛盾由来已久;同时,世俗诸侯也致力于削弱教会的权力,他们并不能容忍教会省区与诸侯的邦国并存、教会成为诸侯邦国中“国中之国”的状况。
  所以,德国各地诸侯对马丁・路德别有用心的利用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初衷出入较大。
  2.“德国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教学方式
  Weih校长还告诉我,在德国历史课上,德国老师会组织学生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例如,“马丁・路德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
  如果说“马丁・路德是现代的”,论据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推动了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人们思想的解放。如果说“马丁・路德是传统的”,论据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要求人们回到圣经中去,回到圣经中去看看到底讲什么东西;马丁・路德用圣经的权威代替了教皇的权威。   为了进一步了解德国高级文理中学真实的课堂状况,我又对德国28个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
  问题1:德国历史教师上课一般分几个步骤?
  问题2:德国历史教师会将何种历史问题供给学生课堂讨论?
  问题3:德国教师会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历史课一周一次,一次2个小时,一节课50分钟,两节课之间稍许休息。第一节课上课伊始,德国历史教师一般先向全班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从而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网络为主要途径)自己查找资料,第二节课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在学生讨论期间,老师会从中穿针引线或者给他们一个讨论提纲。所以,德国学生在调查问卷上留下了三个单词:Pr?�sentation(老师演示介绍)、Gruppenarbeit(学生小组工作)、Tafelaufschriebe(师生将发言内容记录在面板上)。
  对于第二个问题,德国学生是这样回答的:offene Fragen, auf die jeder etwas anderes antworten
  kann(可打开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都可以从别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答案)。
  德国学生回忆起老师对于马丁・路德所提的课堂讨论问题是:fragen, bei denen Positives und negatives gefunden werden kann(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消极的?)
  在学生发言结束时,德国老师会表扬能给我们带来新思路的发言同学。
  3.“德国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教学效果
  针对“德国版”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教学效果,我又设计了以下2个问题与德国28个学生进行了个别交流:
  问题1:你心目中的马丁・路德是什么形象?
  问题2:你同意中国高中历史课本(人民版)对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叙述吗?
  对于马丁・路德的形象,据抽样调查表明,德国学生回答为:er war ein wichtiger und bedeutender Mann der den Menschen Gutes gebracht hat(他是重要和有意义的人,并带来了很多好处的人)。根据德国学生回忆,我惊奇地发现,德国课本叙述的马丁・路德与其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几乎一样:Er wird als wichtige und gute Person dargestellt(他被描绘成一个重要的和好的人)。
  此外,德国学生基本赞同中国课本中对于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叙述。
  通过本次对德国学生的抽样调查,我发现,相对中国学生而言,德国学生在具体历史知识掌握上较欠缺,更不要说准确回忆具体的历史事件年份了。但是,历史学习措施的掌握和正确历史价值观的植根却一样都不落。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德国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带给我几许启发:
  1.教学内容要合理归位
  西方谚语称:“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在德国文理高级中学人文类课程中,既有人生道德宗教课,还有哲学课、历史课、政治课、经济课、艺术课、心理学课等。德国文理高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条分缕析、归位合理的特点。
  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让一些一线高中历史老师倍感棘手。究其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归位和取舍是最大的“瓶颈”。
  其实,三册必修教材的目录已经隐含着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以文明史观引领下的长时段视角来领悟教学内容是可取的;历史发展脉络应指向着课堂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内容均围绕着“国”(“ ”)字。如果以繁体“ ”字演变以及含义追踪《周礼》的“以分 为九州”,乃至民国期间“ ”的俗字“ ”,来解释古今中国国家政治体制近代民主化的演变过程甚为贴切。
  必修二,全书始终体现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诺斯悖论”的理性思辨。教学内容可围绕着“政府・市场・经济近代化”三者关系展开。必修三教学内容可围绕“人类信仰与理性的选择和平衡”而逐渐展开。
  2.教学方式应实在可行
  德国版“问题驱动――搜集史料――论证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我们所看到的令人目眩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新教法迥然不同。德国学生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搜索历史材料、组织自己发言的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德国版”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在日常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妨将人类历史生存、发展的永恒难题或者每一历史阶段的难题作为“模块――专题”体例下单节历史课教学的驱动问题。
  如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历史围绕着“分封与郡县制”的论争,中国近、现代“国家政治兴衰周期律”的研讨与实践,西方古希腊“苏格拉底之死”的谜团,近代英国专制与法治的“都铎悖论”,西方近代欧美国家民主与宪政的辨证,“二战”后世界格局“平衡与失衡”的矛盾都可以作为历史课堂讨论的中心议题。
  再如,在日常历史教学中,解释历史原因和评价历史事物时,一线教师可以从《世界历史探讨导引》《西方文明史读本》《中国近现代探讨导引》等专著中选取不同角度的历史资料作为师生课堂讨论的素材。
  我想,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辨别历史材料,德语论文范文,论证历史问题,交流各自思想应该是我们未来高中日常教学活动的“春天图景”。
  3.历史课堂贵在“人味”
  以马丁・路德为教学中心内容的“德国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也提示我们,应该选取一定阶段的经典历史人物和经典历史人物的关键时刻作为课堂教学资源。
  如必修一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学可将坎坷的黄炎培一家作为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典型家族;必修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则可回首“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顾准的思想历程;必修三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凸显了自孔子以来中国古代士人心忧天下、弘扬传统文化的书生情怀,《神权下的自我》,要聚焦于遭受罗马天主教会横加迫害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若让一定阶段的经典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则需要通过历史人物的人生关键时刻的定格。如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绝望自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查理一世的寒冬之死,为探究社会主义建设真理苏联布哈林的临终遗言……让学生进入这些历史人物生死离别的关键时刻将会极大震撼高中学生心灵。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国一线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积极参与更多有益的国际教育教学交流。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开放,才会更具历史味。
  【作者简介】董洪励,男,中学高级教师,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历史教师,主要探讨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