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西部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
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们的向心力,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民族地区;体育教学;德育;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随着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体育与德育都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民族地区,小学更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矿区类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由于我校是地处偏远矿区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职的体育教师。通过十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证明,我充分发掘了教材的德育因素,强化了品德教育,取得了理想的育人效果。下面,我就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适时、合理地进行德育渗透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矿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近况 在目前矿区小学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放羊式”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对学生从思想上灌输道德的方式措施欠缺,小学体育教学也忽视道德教育的环节,并且体育教学研修较少,体育教师多通过自身的摸索来探究适合自己和学生教学模式,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仅无法实现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也无法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就体育教师而言,在长期闲散的环境开展教学,使得自身工作态度的散漫与对学生责任心的下降,这样的结果严重阻碍了矿区体育教学事业和德育教育的发展。针对诸多不良现象和状况,我们应该细致的略论德育教育在矿区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充分了解德育教育之于体育教育的形式、特点以及重要意义并及时的调整体育教师的心态,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基本形式 1、德育在体育教学理念中的体现 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头一条就说: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贯彻健康理念,体育教学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和科学的健身锻炼措施,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坚持经常锻炼,增强终身体育意识;要搞一些适度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挥自己的能动影响,克服一个个困难,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德语论文范文,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的挑战。 2、德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或室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德语论文题目,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课前整队集合,体育班委向老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整合、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具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显而易见,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动作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对培养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各种原则起到很好的导向影响。 3、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取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措施。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赛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作用到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予期带来的作用,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有成就感,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直至取得成功为止。 (二)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特点 1、直接参与性直接参与是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例如,跳箱、跳马、跨栏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艺术体操和各种健美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各种球类活动可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的影响也各有所长。 2、动态性动态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在动态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是静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在运动场馆中直接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使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并且容易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和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意志、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于是,便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体育教师应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因势利导,教书育人。 3、理论联系实际性理论联系实际性是指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并且是在运动生理负荷和运动心理负荷同时影响下才得以实现的。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完美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生理、心理两者同步发生,同步进行,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准则 (一)实践性准则 体育课本身是对身体活动的实践。而实践又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要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可能脱离体育活动,凌驾于体育活动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二)系统性准则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要考虑其系统性,决不能随意、随便地进行。就一堂体育课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过身体活动来体现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与否,也是通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来决定的。而某些内容又需要反复进行,步步深化。只有经过反复的、长期的教育感染、熏陶和磨练,才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层次性准则 体育活动的层次性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工作更是如此。这中间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结构,年级高低,区别不同地域,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承认并尊重异同,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注入学生之脑。 总之,把德育与矿区小学体育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改进学科教育渗透德育工作的方式措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贴近新的课程标准,真正做到“以体培德、以体启智、以体育人”。 【参考文献】: [1]吴翠玲,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青少年探讨-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 [2]周林生,关爱每个学生推进整体进步,学习导报,200 [3]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2017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