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带领他的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陆续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看看那一株,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虽然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这样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老师苍老而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猛然明白,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一颗最大的麦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故事“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都是他教育的场所;他非常重视德育,教育措施就是被人们称为“苏格拉底措施”,而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强调学科教学的载体功能。所谓“载体”,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载体,它所承载的内容、所要达成的目标很多,德育教育即是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学科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关键在“有机”,措施是“渗透”。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渗透”,教师要善于在无为处有为,在细微处见功夫,落雪无痕,润物无声。 某教师进行小学数学“六的乘法口诀”教学,PPT展示教学1只苍蝇6条腿、2只……6只苍蝇多少条腿,再通过练习完成“六的乘法口诀”教学任务后,结合生活进行课外延伸:出示由该教师到市区某超市拍摄的出售糖果图片,图片上标示“1元钱6颗糖”。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购物者等不同角色,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应用“六的乘法口诀”。在此活动过程中,一学生购得糖果后,剥去糖衣随手扔在地上。教师迅即抓住这一细节,让学生帮助纠正不良行为,对学生进行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需要预设,教育更需要随机。教师要敏锐观察,善于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有机渗透,“润物细无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有的教师剥离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不论形式、不管内容、不看对象,一味的生搬硬套、生拉活扯、生硬说教,不会 “见缝插针”、不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内容和形式剥离开来,两者非鱼水一般而如油水一般,德语论文,“渗透”不进去,融不到一块,让人有一种如鲠在喉般的难受感觉。 一次,德语专业论文,笔者参加某校举行的语文优质课活动,某位教师导学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九册课文“保护小树苗”,她充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措施,结合表演进课堂形式,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师生良好的互动,完成对课文导学。为了对课文导学进行拓展延伸,该教师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生命教育,从校园到校外,甚至还引用了环境保护法条文,耗时3分钟之多。课后很长时间,不免时时想起这堂语文课,总有一种不仅是画蛇添足,而且是正享用完美餐时发现碗底横陈着一只死苍蝇的感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9年首次组织了略论“课程设计”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于1989年召开了对于科学技术教育中的伦理、价值、道德教育研究会。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的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凡受学生尊重、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他们总是注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注重细节育人,学生在其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无声滋润中茁壮成长,在其有机渗透教育功能的一个个鲜活教育故事中领悟生活。 苏格拉底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