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生学习的第二外语一般是法语和英语,尽管德国的教育有各个联邦州自己管辖,但总体的指导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德国小学一般不开设外语课程,从 Gymnasium①开始有外语课。学生参加双语课之前学校会和学生和家长介绍整个的学习过程以及会出现的各种困难,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因为一旦参加双语班就不能随便退出。以第二外语为法语的双语班为例,在基本语法律习结束后,在 7 年级会开设双语地理课。地理课的内容直观具体,且在图表、地图、图解的帮助下事物的因果关系容易描述和展示,因而地理课被教育界证明为是最适合双语教学的学科。 关于学生表达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老师很少计较,只要表达流畅,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但专业术语必须表达准确。这与语言的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基本吻合,既方便了语言的产出,又促进了课堂的互动。如果学生在高中毕业选择用法语答卷,并获得德法双方组成的委员会的通过,他将同时获得德国的 Abitur②和法国的高中毕业文凭,可以就读于德法的任何一所大学。德国教育体制下双语班的二语习得,其成绩获得了包括对象国国家专家的高度评价,双语教学的成功有目共睹。德国的双语教学如今成为典范,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经验加以借鉴。 四、结束语 二语习得是复杂的认知过程,作为一个有结构特征的整体,其探讨措施充分揭示了它的内部和外部矛盾,并通过专门的探讨,从语言学探讨、心理学探讨、教育学探讨等理论中,吸收能够解决这些矛盾的有用的成分,使这些成分统一起来,共同完成二语习得的过程。德语句子结构严谨,语法复杂,因此以德语为中心的二语习得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国内大多数的德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是课堂的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接受和倾听,缺少课堂的互动,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不突出。尽管有些二语习得的理论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但借鉴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指导和启发。例如,如何撰写和选择教材,如何改进和创新教学措施,如何加强课堂互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等。有些理论还会为学习者介绍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规律等,这些能帮助学习者更快速有效地掌握目标语言。同时,借助德语课堂可以对相关的二语习得理论进行验证,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使二语习得理论能更系统、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王宗炎援语言问题探究[M]援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5:57. [2]杨连瑞,张德禄援二语习得探讨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 [3]王京平援德语语言学教程[M]援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03:166. [4]陈晓春援德语修辞学[M]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64. [5]李逵六援德语文体学[M]援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04:27. [6]黄崇岭援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援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