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5-7 摘要 7-9 Abstract 9-10 1 绪论 13-20 1.1 探讨动机 13-14 1.2 探讨对象 14-16 1.3 探讨近况 16-18 1.4 探讨措施 18-19 1.5 探讨框架 19-20 2 晚清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861-1911) 20-74 2.1 德文教育在中国的起源 20-23 2.1.1 外文教育的起源 20-21 2.1.2 德文教育的起源 21-23 2.2 教育政策 23-27 2.3 实施主体 27-65 2.3.1 我国自主创办的学校 27-50 2.3.1.1 以培养外交及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官办方言学堂 27-35 2.3.1.2 为学习德国军事而创办的洋务军事学堂 35-39 2.3.1.3 实业教育的先行者--技术实业学堂 39-44 2.3.1.4 晚清大学堂设立德语语言文字科 44-50 2.3.2 德国在华创办的学校 50-65 2.3.2.1 教会组织的办学活动 51-58 2.3.2.2 为殖民地服务的技术学校 58-59 2.3.2.3 殖民地之外的德华学校 59-60 2.3.2.4 谋求完备的在华办学体系--高等学堂 60-65 2.4 教材编写与出版 65-70 2.4.1 总体概述 65-67 2.4.2 个案略论 67-70 2.4.2.1 教科书 67-69 2.4.2.2 工具书 69-70 本章小结 70-74 3 民国时期的德语文教育(1912-1949) 74-136 3.1 教育政策 75-78 3.1.1 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75-76 3.1.2 高等教育阶段的德语文教育政策 76-78 3.2 实施主体 78-110 3.2.1 中等教育 79-84 3.2.1.1 中学德文教育的重镇--同济大学中学部 79-81 3.2.1.2 具有作用力的教会学校 81-84 3.2.2 高等教育 84-108 3.2.2.1 语言文学教学 85-97 3.2.2.2 第一外国语教学 97-98 3.2.2.3 专用语教学 98-101 3.2.2.4 第二外国语教学 101-105 3.2.2.5 “德语语言文学/自然科学专业”教学 105-108 3.2.3 社会教育 108-110 3.3 教材编写与出版 110-132 3.3.1 总体概述 110-111 3.3.2 个案略论 111-132 3.3.2.1 工具书 112-117 3.3.2.2 教科书及教辅 117-125 3.3.2.3 学习期刊 125-132 本章小结 132-136 4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德语文教育(1949-1976) 136-171 4.1 教育政策 138-147 4.1.1 中学德语教育政策 138-140 4.1.2 高校公共德语教育政策 140-141 4.1.3 高校德语系教育政策 141-147 4.1.3.1 宏观政策 141-143 4.1.3.2 教学大纲 143-147 4.2 实施主体 147-159 4.2.1 中等教育 147-149 4.2.2 高等教育 149-159 4.2.2.1 综合性大学 150-154 4.2.2.2 外语院校 154-158 4.2.2.3 外贸院校 158-159 4.3 教材编写与出版 159-168 4.3.1 总体概述 159-161 4.3.2 个案略论 161-168 4.3.2.1 教科书及教辅 161-167 4.3.2.2 工具书 167-168 本章小结 168-171 5 三个历史阶段:德语文教育的对比考察 171-191 5.1 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171-174 5.2 实施主体的变迁 174-184 5.2.1 办学主体与模式 175-178 5.2.2 办学动因 178-180 5.2.3 师资力量 180-181 5.2.4 教学内容及措施 181-184 5.3 教材编写与出版成果对比 184-187 5.4 对今后德语文教育的启示 187-191 6 结语 191-193 附录 193-202 晚清至“文革”结束德文出版物总表(1861-1976) 193-202 参考文献 202-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