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导言 10-19 1.1 问题的提出 10-11 1.1.1 经济发展对高职课程开发的新要求 10 1.1.2 “三段式”高职课程开发的困境 10 1.1.3 德国“双元制”优势明显 10-11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 1.2.2 现实意义 11-12 1.3 国内外高职课程开发探讨综述 12-17 1.3.1 国内探讨 12-14 1.3.2 国外探讨 14-16 1.3.3 文献述评 16-17 1.4 探讨思路与措施 17-19 1.4.1 探讨思路 17-18 1.4.2 探讨措施 18-19 第二章 概念界定 19-23 2.1 “双元制” 19 2.2 双元制大学 19-21 2.3 课程开发 21-23 第三章 双元制大学课程开发的准备 23-30 3.1 课程观 23 3.2 课程开发主体 23-24 3.3 课程标准和方案设计 24-26 3.4 课程组织与结构 26-30 3.4.1 核心阶梯式课程结构 26 3.4.2 模块式课程组织 26-28 3.4.3 理论与实践交替的学时安排 28-30 第四章 双元制大学课程实施与评价 30-36 4.1 课程实施 30-32 4.1.1 课程实施的动力机制 30 4.1.2 课程实施的运行机制 30-31 4.1.3 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31-32 4.2 课程评价 32-36 4.2.1 科学的评价取向 32 4.2.2 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32-34 4.2.3 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课程评价过程 34-36 第五章 对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的启示 36-42 5.1 加强校企合作 36-38 5.1.1 公司参与课程开发与评价 36 5.1.2 校企合作衔接紧密,又各自独立的弹性双体系 36-37 5.1.3 法学支持和公司的效益为校企合作提供机遇 37-38 5.2 理论和实践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38-39 5.2.1 统一课程标准,完善课程方案 38 5.2.2 理论实践课程模块化,树立以工作为导向设计课程的理念 38-39 5.2.3 转变传统顺序观念,采取理论与实践课交替的课程组织方式 39 5.3 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学法规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动力 39-40 5.4 采取学校、公司与职业资格中心三级评价模式 40-42 参考文献 42-47 致谢 47-48 作者简介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