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探讨(3)[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摘要   6-9   ABSTRACT   9-12   绪言   15-26       一、选题意义   15-18       二、探讨综述   18-21       三、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21-23       四、探讨措施和资料来源   23-26   第一章 魏玛共和国劳资关系民主化进程的衰亡   26-41       第一节 跨公司层面:集体合同制   26-34           一、劳资自治模式与集体合同制的建立   27-31           二、国家强制调解与集体合同制的失败   31-34       第二节 公司层面:公司代表会制度   34-41           一、公司代表会制度的建立   35-37           二、公司代表会实践的困境   37-41   第二章 另一种视角:魏玛共和国时期右翼劳资关系观   41-64       第一节 “公司共同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41-49           一、帝国时期的萌芽   42-43           二、魏玛时期的发展   43-46           三、公司共同体方案   46-49       第二节 纳粹党的劳资关系观   49-58           一、用“民族共同体”解决工人问题   49-52           二、纳粹党劳资关系观在经济纲领中的反映   52-54           三、纳粹党内左翼和右翼的劳资关系观   54-58       第三节 魏玛共和国末期纳粹公司支部运动   58-63       小结   63-64   第三章 “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建立:1933年-1934年初   64-89       第一节 去除魏玛劳资关系调节机制   64-69           一、改组公司代表会   65-67           二、暴力接管工会   67-69       第二节 过渡阶段   69-80           一、成立德意志劳动阵线   70-74           二、建立国家机构──劳动托事   74-75           三、德意志劳动阵线去工会化   75-80       第三节 确立“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   80-88           一、工业界对新劳动法出台的作用   81-83           二、《民族劳动秩序法》的内容   83-88       小结   88-89   第四章 “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发展:1934年-1936年   89-168       第一节 公司外部机制   89-118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从世界观教育到“调解人”   89-104           二、劳动托事:监督和维护“公司共同体”   104-114           三、社会荣誉法庭的初步实践   114-118       第二节 公司层面机制   118-149           一、公司领袖   119-121           二、公司规章   121-131           三、信任代表会   131-149       第三节 纳粹公司福利政策的开展   149-166           一、纳粹丁塔探讨所   149-153           二、职业培训   153-156           三、劳动环境改善和劳动保障   156-160           四、职工业余活动安排   160-165           五、公司集合   165-166       小结   166-168   第五章 “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变化:1936年-1939年   168-210       第一节 公司外部机制   169-192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从“调解人”到“整体要求”   170-184           二、劳动托事:加大干预力度   184-189           三、社会荣誉法庭的困境   189-192       第二节 公司层面机制   192-199           一、公司领袖自主权缩小   192-195           二、信任代表会的困境   195-199       第三节 纳粹公司福利政策的重心转移   199-208           一、扩大职业培训和全国职业竞赛规模   200-201           二、劳动保障和劳动健康   201-205           三、妇女照顾   205-207           四、制造大众汽车   207-208       小结   208-210   第六章 战争对“公司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作用   210-226       第一节 战争爆发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和纳粹政府的应对方法   210-213       第二节 公司外机制的变化   213-219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的变化   213-216           二、劳动托事的变化   216-219       第三节 公司层面的变化   219-224           一、公司主的对策   219-221           二、职工的态度   221-224       小结   224-226   结语   226-234   附录   234-244       附录一 1934年1月20日《民族劳动秩序法》(节选)   234-242       附录二 德意志劳动阵线1933年到1938年成员发展情况和会员费   242-243       附录三 1928年到1944年德国工业平均周工资   243-244   参考文献   244-259   后记   259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