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与运动:德国当代文学[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德语当代文学开始于1989年。在西德文学经历了1980年代的停滞期后,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突然又重新产生了一个宏大的当代文学主题:逐渐进入西德的东德经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东德文学界变化的一位关键人物是1990年代初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杜尔斯・格云拜恩(1962年出生)。 他轻巧灵活地进入文学界,用精湛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著作是与媒体兼容的,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格云拜恩毫不费力地成为了新德语文学的标志。他1994年出版的第三本诗集《折叠和坠落》使他夺得了最著名的德语文学奖――布希讷奖。
  在柏林,格云拜恩的声音是新一代经验的表达: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最后一代,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但是却因为历史遗失的感觉,在1989年后深受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作用。格云拜恩凭借他1991年的诗集《头骨基础课》声名大噪。这个“我”是通过不断改变自身的结构而产生的,并一直保持崭新的状态:这不再是一个在技术统治的世界里能够集聚在一起并攻击世界的个体。格云拜恩有自己反对随意性的方式:“你是什么,在边缘地带,像是解剖示意图”, 是《头骨基础课》的一个中心搭配。他发展了远离抒情的“我”的一种新的诗体,它时常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闪烁的新图片世界。
  英果・舒尔茨和格云拜恩同龄。他的“简单故事”由二十九个在阿尔滕堡的影像片段组成,阿尔滕堡是位于莱比锡和德雷斯顿之间的一个中等城市。我们通过特写镜头观察到不同人物的偶然情节的日常生活。这里没有心理描写,没有延续的情节描写,正是由于看似略过了很多东西,行文反而慢慢地聚集起了一种隐晦的紧张情绪,德语论文网站德语论文,一种没有过往典范的紧张情绪。通过不断的平行蒙太奇组成了一个同时代的全景,从中可以联想出社会和各种不同人物的状态。
  在东德,历史、传记与身份认同被当作思念,被看成回响,出人意料的再一次浮现出来,这在后现代和自我分解的西德甚至都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人们在东德早就被推向了后现代的游戏,被推向了身份认同与历史的游戏。人们早已不关心悲剧,而是关注讽刺。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不仅著作本身占据中心地位,呈现方式也同样重要。朗诵会所处的角色在近些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的朗诵会上令人振奋是第一位的,而今不再被提及。罗伯特・格恩哈特(Robert Gernhardt)或是马克斯・格尔特(Max Goldt)是通过朗诵会成为大家所熟知的明星作家的,他们的著作依赖于现场性或者事件。如果人们只是在家里阅读这些著作,那么很快就会觉得很无聊。那种被人们误解为“流行文学”的一种暂时的写作措施也属于此类,这种写作措施通过一种自我肯定的姿态,通过肯定品牌认同和消费在肤浅的轰动中自我享受。这还使除了众所周知的书面写作措施外的另一种被称为第二文学形式发展了起来,即表演的文化,在诗歌和有音乐节律的词语声调中进行创作实验。
  伯托・施特劳斯(Botho Straub)和彼得・汉得科(Peter Handke)是反对不断变化的文学形式的两位重要作家。他们只出席常见的文学研究会,拒绝出席公众活动。伯托・施特劳斯做的更极端,他甚至放弃了著作的介绍文字,在他的书中既找不到内容简介又找不到作者介绍。汉得科和施特劳斯充满激情地通过不同的方式尝试,希望文字能承载文学的一切。正是通过这种激进的拒绝态度,人们注意到了这个已经开始了的过程,他们自己同时也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彼得・汉得科这位著名的当代德语文学作家自己很明白,他在开始时有意地利用了公众,同他们戏耍,为了随后能够摆脱他们,偶尔通过即兴的发言来挑衅公众同时唤起共鸣。
  乌尔里希・佩尔策(Ulrich Peltzer)在流行开来的现实主义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位1956年出生的作家描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政治愿望和现在希望的幻灭。他1999年的小说《全部或是全无》对此做了一个客观的回顾 :小说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次示威游行。在对细节的描述中展现出了人们的渴望、社会运动的网络以及自我经验的寻找 :这是一个乌托邦,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贝恩哈德为之准备奉献毕生精力。新的乌托邦是:不要多愁善感,不要缅怀逝去的时光。只是记录当下发生的事情。保持自知。
  德国早已成为一个电视的国家,而不是一个阅读的国家了。从小受电视作用的那代人已经成长起来并被后一代人赶超了。这毫无疑问地打击了图书制作、购买图书与图书写作的程序。信息加工日新月异,变化巨大。这种发展带来意想不到和引人入胜的文学形式,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疏离,对诗歌的新感觉。这种感觉被一些作家如彼得・汉得科, 马库斯・维尔讷(Markus Werner)或是威廉・吉拉奇诺(Wilhelm Genazino)以完美的同时代的形式接纳了。市民的“我”的解体在这些作家身上以一种新方式反映出来。中心是空虚的,在四周分布着无序的、充满欲望的、令人紧张的运动。在对空虚的理解中这个“我”以不经意的方式重新找到自我。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