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与交流(7)[阿拉伯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阿拉伯语论文 责任编辑:艾米尔更新时间:2017-06-1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很早就有了来往。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张骞(卒于公元前114年)两次出使西域,到了中亚和西亚许多国家,并听说有一个叫“条支”的国家,在西边更远的地方。两百年后,到了公元97年,西域都护使班超(公元32-102年)曾派大将甘英出使大秦,到了条支。“条支”是当时的“塞琉古王国”,也称“叙利亚王国”,也就是现在西亚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具体的来说,“条支”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是指当时塞琉古王国的都城安条克(Antiochia又译安提俄克)即现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亚(Antakya),位于叙利亚的北边,在阿西河(奥伦特河)的左岸,是一座山城。安条克在公元前308年,为塞琉古一世(Seleukou I,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80年)所建。它位于地中海东岸,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陆交通枢纽。这里也是陆上丝绸之路西部的一个终端和中转站。从这里,出海可达地中海南北沿岸各国和欧洲沿大西洋海岸国家;而经陆路北上,可达土耳其和欧洲内陆国家。塞琉古王国极盛时期版图很大,西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东至伊朗高原东部的广大地区。后来国势日衰,东部(大夏)和中部(安息)先后独立,仅剩下西部叙利亚地区。又持续了很长时间,这里便是中国史籍中通常所称的“条支国”。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国最后被罗马人彻底摧毁,这里成了罗马帝国的叙利亚行省。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这里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一个行省。公元640年,阿拉伯人打败了拜占庭人,这里成了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版图。所以,公元97年,甘英到达“条支”的时候,那时这里已是罗马帝国的版图了。也就是说,甘英到了大秦国(罗马帝国)。他“临海欲渡”的“海”是“地中海”,也称“西海”。因为“海水广大……英闻之乃止”,就是说,他没有乘船渡地中海,到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去。这些情况与与中国史籍中的记载也是基本一致的。《后汉书·西域传》说:“条支国,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临西海。”《史记·大宛传》说:“条支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杜环的《经行记》中也说:“拂菻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西枕西海,南枕南海,北接可萨突厥。”“拂菻国”指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即古代称为腓尼基的地方,当时属于罗马帝国。“拂菻”可能是“腓尼基”(Phoenicia)的讹音。“苫国”指的是叙利亚地区。“苫”(Shan)即“Shām”也,现在大马士革仍称“Shām”。后来,唐宋史籍上称的“大食国”指的也是这个地方,另外加上阿拉伯半岛(al-Jazirah)。所以,杜环在《经行记》中说:“大食国,又曰亚俱罗”。“大食”一词是由“条支”(Antiochia安条克)一词演变过来的,“亚俱罗”一词是“半岛”的阿拉伯语发音“al-Jazirah”演变过来的。当时阿拉伯哈里发帝国是阿拉伯人冲出“半岛”占领了西亚广大地区后建立起来的。“半岛”是他们的“本土”,而“阿拉伯”一词的本意是“游牧民”,与现在常用的“贝都因人”一词同义,当时他们是不用的。

  这也就是说,早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数百年,中国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就有了许多来往,彼此并不陌生,所以穆罕默德先知说:“要寻求知识,哪怕它远在中国!”。唐宋时期,也就是公元七世纪至十二世纪,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使节和旅行家等,沿着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陆地和海上进入了中国的西北部和沿海沿江城市。他们在长安、开封、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城市落居,史书称他们为“蕃客”,也就是“外国侨民”。后来,他们久居不归,许多人与当地人通婚,娶妻生子,他们的后代被称为“土生蕃客”,也就是“具有中国籍的原外国侨民”,他们可以算做是中国穆斯林的先民。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有清真寺,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穆斯林居住小区,称为“蕃坊”。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并一代一代传下去。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伊斯兰教传入了中国,并扎下了根。这一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都比较富有,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化知识,思想品德修养较高,热爱科学文化知识,这种传统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可看到这种遗风。当时他们接触到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就学习它,掌握它。这种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也是很有成效的。在唐朝中期以后,在中国的史书中,就有了一些颇有名气的穆斯林文人学士的记载。陈黯在《华心》一文中载: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卢钧为岭南节度使时,曾推荐大食国(阿拉伯)人李彦昇于朝,宣宗令礼部策试其才。次年,授进士及第。“今彦昇也,来从海外,能以道祈知于帅(卢钧),帅故异而荐之。” [15]。可见李彦昇是一位从海外来华的穆斯林后裔,他努力学习汉文化,成为“生于夷域,而行合乎礼义”的“中国化”了的知识分子,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以进士第名显”的中国回族先民的一个知识型典范。李珣(约公元855-930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穆斯林词人,祖籍波斯,先祖来华贸易(药材、香料)而定居,从唐帝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迁居蜀,曾举秀才,但未从仕。他著有《海药本草》,宋代唐慎徽的《证类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曾加引用。李珣善写小词,题材广泛,风格朴实,富有劳动和生活情趣。所以《历代词人考略》中说:“李秀才词,新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之体格。”存词54首,收于《花间集》和《唐五代词》。李珣之妹李舜弦,是中国第一位穆斯林女诗人,五代十国时,前蜀第二主王衍在位时(公元919-925年)选入宫中,立为昭仪。现存《随驾游青城》、《蜀宫应制》和《钓鱼不得》三首,收入《全唐诗》中。她的诗情景交融,富有联想。所作七绝《钓鱼不得》即蕴含哲理:

  尽日池边钓锦鳞,

  菱荷香里暗消魂。

  依稀纵有寻香饵,

  知是金钓不肯吞。

  从同时代的非穆斯林的中国文人的著作中,也可看到这些先民的活动情况。杜甫(公元712-770年)在《解闷》十二首其二中写道: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

  老夫乘兴欲东游。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