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论文/文化是语言生存扎根的土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对比略论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异同;研讨了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以此实现优化外语课堂教学、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异同;大学英语;语言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联系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交流。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在许多场合起着交际桥梁的重要影响。开放发展的中国需要与西方国家展开广泛的交流,英语的学习就是交流的开始。 学校学习是我国民众掌握英语的主要方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不仅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要把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跨文化交际”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探讨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积极理解的态度。通过文化异同对比,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客观地把握不同的文化特性。第二,培养跨文化交流时的适应能力,减缓文化冲击的作用;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英语论文网站,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在各自的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我国在改革开放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英语论文范文,由于文化异同,双方在沟通过程中时常造成交际障碍。以下列出一些中西方交际中比较明显的文化异同。
1.世界观、价值观的文化异同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大众文艺124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联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 在个体与群体价值观上,中国人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与集体共同的意志,个人的人格只能依附于群体的共同人格等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强调更多的是个人主义、个人行为自由和个人利益。认为生命只有为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价值,为自我满足而奋斗才有意义。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和金钱观念是紧密关系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了精心的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约定,并说明见面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行事,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2.语言应用的文化异同 中国人讲求谦虚,在与人交际时,把“卑己尊人”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现象。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语言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接受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帮助了自己时,才真诚地表示谢意,说:"谢谢"。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只是习惯性礼貌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 英语中,owl(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有成语as wise asan owl,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是很光辉了:很多人怕看到或听到它的叫声,认为遇到它意味着厄运将至。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与罪恶和黑暗关系在一起的邪恶动物。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crazy as a bat,a bit batty(有点反常)等反面的联想和比喻。而在汉语中,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