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学”一词,在中国最早虽见于唐代,但作为学术思想形态而崭露于世,则是在16世纪初的明代中期之后。明清实学,是我国历史上特定时期的产物,是含有特定历史内容的学术思想形态。它最初主要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日趋空疏衰败、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禅化而提出,至明代后期而蔚然形成为一股作用广泛的实学思潮。这一思潮,把儒学的“经世”传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股进步思想潮流,由东林学派开其端绪,历经明清之际的兴盛阶段,其后随着清王朝统治的逐步稳定和“康乾盛世”的出现,实学思潮也逐渐由盛而衰,失去了批判的锋芒和启蒙精神的色彩,继而由重考据的乾嘉汉学占据了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到道光、咸丰年间(1821一1861)的龚自珍、魏源时遂宣告结束。这一进步思潮,由学术而遍及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由批评理学而发展为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的抨击,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而罗钦顺(整庵,韩语毕业论文,1465一1547)、王廷相(浚川,1474一1544)、李时珍(东璧,1518一1593)、李蛰(卓吾,1527一1602)、朱载请(伯勤,1536一1611)、汤显祖(若士,韩语论文题目,15......(论文页数是: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