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罗蜜”是大乘佛法中实践菩萨道精神的六种措施,分别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大乘佛法行者可通过以上六种措施,成就无上佛道,到达究竟圆满的生命境界。因此,“六波罗蜜”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被尊崇为核心的修持原理和措施,受到大乘佛教徒的普遍重视。“六波罗蜜”中的任何一类,内容都非常丰富,这里拟从“忍辱波罗蜜”的一部分内容来辨析其中所蕴含的和平思想及其实践。在唯识佛法的根本如此一来,“忍辱”常常被人们理解为内心对来自经典《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品》中,佛陀开示“忍辱外部侮辱的抑制心理,这就容易让人觉得“忍辱”波罗蜜”有三部分内容,即安受众苦忍、耐他怨害是充满了委屈的难受心理,而这恰恰不是佛法所忍、谛察法忍[1]。安受众苦忍大意是指能正确面对说“忍辱波罗蜜”的境界。因此,普通社会大众甚至来自自然界各种灾害和苦难而内心不受干扰;耐初学佛者,将“忍辱”几乎等同于“忍气吞声”的胆他怨害忍大意是指在面对来自他人的阻挠障碍或怯。摩擦时,内心能予宽恕与包容;谛察法忍大意是指从佛法而言,“忍辱波罗蜜”的修持,“忍辱”是能长期坚持对......(论文页数是:3页) ,韩语论文,韩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