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第一外语英语相比,德语教学方面的探讨要逊色许多,主要集中在一些外语院校及重点院校的德语系教学上。在理工科院校这个大背景下,对于第二外语德语教学情况的探讨少之又少。但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社会关于外向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短加剧,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群体日益壮大。如何适应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近况,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达到《大学德语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广大德语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二外德语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英语系学生和理工科专业学生为探讨对象,比较了不同专业学生在第二外语德语学习过程中的异同及表现形式,略论探讨了产生这种异同和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试图为我国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本论文探讨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略论了选题的原因和探讨的对象,描述了探讨的意义和主要采用的探讨措施。
第二部分为本选题的探讨基础和理论基础。略论了我国德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并收集略论了国内学者对于教学理论的一些观点。
第三部分为高校学生二外德语学习近况与比较探讨。主要是对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与略论。把探讨对象分为两部分,从不同专业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语言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从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从课时设置和测试手段的异同等方面进行对比,略论出英语系学生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异同性原因,得出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测试手段等等的因素都将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是探讨的发现与结论。针对第二外语德语课堂教学中作用教学效果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改变:改变老传统,树立新观念,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转变;采用传统的教学措施和现代教学措施相结合的准则,从过去教学的灌输式向学生主动式学习转变;努力创设外语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学生语言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合理的应用语言的学习迁移效应;不断更新完善德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相信通过这些方面的转变和应用,第二外语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取得改善。
第五部分是建议部分。根据数据略论和探讨的结果,结合当前第二外语德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课程安排的适当性方面、教材内容的针对性方面、测试方式的多样化方面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第二外语 德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0 第一章 导论10-13 一、选题的由来10 二、探讨的对象10-11 三、课题探讨的目的和意义11 四、探讨措施11-13 第二章 探讨的出发点及对德语教学的认识13-18 一、我国德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13-15 二、我国高校二外德语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略论15-16 三、对二外德语课程教学的认识16-18 第三章 高校二外德语教学近况与比较探讨18-37 一、目前高等院校德语学习的基本情况18-19 二、理工科和英语系学生二外德语教学近况比较与略论19-27 三、探讨的发现与结论27-37 第四章 理工科院校第二外语德语教学改进对策37-49 一、语法教学法与交际化教学法相结合37-39 二、创设语言环境,德语论文,提升学习效果39-40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缓解学生焦虑情绪40-42 四、充分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2-44 五、合理应用语言学习迁移理论44-46 六、树立合理的教育信念, 提升德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46-49 第五章 关于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49-55 一、课程安排的适当性49-52 二、教材内容的针对性52-53 三、测试方式的多样化53-55 注释55-56 参考文献56-58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著58-59 附录:第二外语德语学习问卷调查59-65 ,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