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货币国际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果。作者试图建构一个以部门利益为基础的略论框架,研讨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根源。货币发行国能够通过货币国际化实现收益,例如获得面值租金、降低外汇风险和交易成本等,也需承担放弃汇率和利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等制度调整成本。货币国际化的分配效应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部门。贸易和金融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内部公司特性作用了两大部门关于货币国际化国际收益和调整成本的权衡,最终决定了经济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支持力度。贸易部门的贸易流向、产品的异同化和公司的生产国际化程度会作用其对汇率干预和用本币结算降低外汇风险的态度,进而作用贸易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金融部门的金融管制程度、金融一产业关系和国际导向金融机构的分布会作用其对金融自由化和使用本币海外投融资获得面值租金的态度,进而作用金融部门对货币国际化的偏好。贸易和金融部门可以通过直接的市场行为和游说政府两种方式,作用货币国际化进程。在实证部分,作者对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国际化进行了案例探讨,进一步略论货币国际化的国内政治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一引言货币国际化是主权国家的货币跨越本国政治疆域,在国际层面履行货币职能的过程。在主权货币时代,货币国际化能够给货币发行国带来多种特权,而其他国家必须承担更多的交易成本和宏观经济调整成本。20世纪,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工业大国各自实现了经济崛起,但是,美元、德国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