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1978-2017)[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以“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1978-2017)”为对象,讨论德国汉学中国当代文学方面的评判视角、思维方式和探讨成果。这种讨论,一方面与中国当代文学自“文革”以来的创作和它们所反映的民族心灵史和精神史不可分离,另一方面也与德国当代汉学家的翻译探讨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潮与历史语境密切相关。德国人试图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与探讨,揭示和呈现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真实的生存图景和心路历程,并以此为镜获得对自身的一种精神反思和观照。而我们关于德国汉学的探讨,也是希望通过对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借鉴,拥有关于我们自身学术探讨和精神生活的新的观察视角和反省途径。 《导论》略论了“汉学”、“德国汉学”和“德国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这三个“递进”的基本概念,把本文的探讨对象、取材范围、理论背景和基本立场,作了一个清理和交待。从知识论上来看,汉学是“东学”,从措施论而言,汉学是“西学”,汉学是一种具有东学和西学、知识论和措施论双重性的学术。以波恩学派为代表的德国汉学,主张以中国文化为镜,尤其强调对中国不同于欧洲的异同的认识,并以此获得观照和反省欧洲文化一条途径。德国汉学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和探讨体现了他们这种不同于美国汉学主流措施的独特的探讨路径。 第一章从学院与民间两个方面描述了德国汉学对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和探讨概况。所谓学院,是指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德国大学的汉学系、汉学学者、图书馆和汉学刊物等,所谓民间,是指活跃在大学体系外的民间汉学机构、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 第二章按照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顺序,列举了当代文学著作在德国的翻译情况。德国汉学关于著作的选择和批判,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从国家声音到个体叙事再到欲望叙事泛滥的创作景况,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汉学视野下的当代文翻译与探讨的主题流变。 第三章论述的德国汉学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著作的批判,批判集中在政治化和商品化两种创作倾向上。如影随形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得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作家要么自觉地成为了国家意识的代言人,要么不可避免地在主人公、叙事者和作家自身之间出现立场的模糊与分裂。 第四章以阿城的小说创作为例,略论在德国汉学视野中受到青睐和称赞的文本,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于西方文学的文本,尤其是道家思想和庄禅哲学。而德国社会从20世纪初开始的“道家热”,缘于欧洲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发展需求和道家思想特质之间的契合。 第五章略论了德国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及其与中国文学翻译互为作用的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形象的构筑还是中国文学的接受过程中,既体现了对德国对中国这个“他者”的探讨,更体现了他们对自身的一种观照。他们关于中国文学的阅读和翻译,尽管存在着误读与误解,也是与中国进行跨文化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德国汉学 中国当代文学 翻译 理解 跨文化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7
【目录】:

中文摘要5-7

Abstract7-11

导论11-30

一、"东学"与"西学":汉学的学术双重性13-16

二、"波恩学派"与"美国学派":德国汉学探讨的独特路径16-21

三、"翻译"与"探讨":关联又独立的两个方面21-30

第一章 学院与民间:翻译和探讨的两股力量30-52

第一节 大学、学者、图书馆和汉学刊物32-45

一、德国大学体系内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汉学探讨机构及汉学学者33-42

二、藏有中国当代文学书籍的德国图书馆42-44

三、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和探讨相关的德国汉学期刊44-45

第二节 民间汉学机构、出版社、自由翻译者45-52

一、德国大学体系外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的民间汉学机构46-49

二、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几家出版社49-50

三、中国文学的自由翻译者50-52

第二章 国家声音与个体叙事:翻译的主题流变52-89

第一节 与国家声音共鸣54-66

一、朦胧诗歌、伤痕文学54-61

二、反思文学、改革文学61-66

第二节 转向个体叙事66-83

一、寻根文学、先锋实验66-75

二、女性文学、新写实75-80

三、后朦胧诗及其他诗歌80-83

第三节 落入叙事狂欢83-89

一、通俗文学83-85

二、身体写作85-89

第三章 政治化与商业化:被批判的取向89-111

第一节 如影随形的主流意识形态90-102

一、国家意志的代言者91-98

二、分裂的叙述者98-102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世俗化写作102-111

一、消解崇高102-107

二、沉溺欲望107-111

第四章 民族的与世界的:被称道的文本111-133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整合113-121

一、不仅仅是"寻根"114-117

二、知青记忆、节制语言与电影宣传117-121

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现代德国121-133

一、德国社会的"道家热"122-125

二、时代精神与道教特质125-133

第五章 想象与对话: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133-161

第一节 游走在"理想化"与"妖魔化"之间的中国形象134-144

一、马可·波罗:旅行家的眼光134-135

二、耶稣会时代:体察与播扬135-137

三、理性的时代:赞美与批评137-140

四、轻蔑眼光下的"中国佬"140-141

五、两种形象的纠结141-144

第二节 异者接受与自我观照144-151

第三节 与"他者"作跨文化对话151-161

一、文学翻译:理解的对话模式152-157

二、"误读"中的跨文化对话157-161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