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在孕育了德国民俗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和作用着这门学科的探讨对象--德意志民族的日常生活和民间文化传统。第三帝国时期,民俗学因其浪漫主义的学术情怀而为纳粹政治所利用,成为战后学术讨伐的对象。这正是德国当代民俗学在追求学科改革和学术转型时一定要摒弃浪漫主义的原因所在。尽管如此,浪漫主义不仅对德国民俗学的建立和早期发展功不可没,而且浪漫主义在整体理念上也不一定就反理性和反科学。浪漫主义民俗学者勇于在生活实践中用理想的愿景去改变和作用他人的精神,或许正是当前身处民族复兴和文化重建时期的中国民俗学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和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 浪漫主义在德国和中国的当代民俗学界都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汇。最近出版的德国民俗学家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等著《日常生活的启蒙者》的介绍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鲍辛格引导的民俗学意义上的这种启蒙取向……让德国民俗学走出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告别浪漫主义传统 ,德语论文网站,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