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性在中德交流中的作用略论[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性中德交流中的作用略论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德国的交流越来越多,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作用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德语论文本文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略论中德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增加对文化异同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异同 跨文化交际问题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大多数人都免不了会沿用自己的文化交际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来解析对方的行为,因此往往会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流失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语言层面的,也有非语言层面的。本文拟从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方面出发,对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略论。①

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不同。而由于人们缺乏对这种社会语言异同的敏感性,往往会无意识地用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来解释描述另一种文化,许多跨文化交际问题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词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基本概念相同,但社会涵义不一定相同。因此,这些词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引起误解。如Schwein?pig?“猪”,在概念上都指同一种动物。pig在英语中用于指人时具有“肮脏”、“贪婪”、“令人讨厌”等意思。“猪”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含义。而在德语中,Schwein虽然也有“无赖”、“下流胚”、“猪猡”等贬义,但它还有“幸运”、“好运”等褒义,Schwein haben即表示某人运气好、走运了。Dragen?dragon?“龙”的涵义则是完全不一样。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汉语中,“龙”总是好的象征,这从一系列的成语:龙凤呈祥、藏龙卧虎、攀龙附凤中可以得到体现。而在西方文化中,不管是英语的dragon,还是德语的Dragen,都是邪恶的化身,令人感到恐怖。在童话中总是正义的王子,杀死邪恶的龙,拯救出美丽的公主。关于会德语的中国人来说,容易受以英语为主的其他语言的干扰,仅根据基本概念和外形的相似,就把两种语言中社会内涵不同的词等同起来。如动词studieren和study都有“学习”的意思,但在德语中,studieren只是特指在大学的学习或探讨,并不等同于表示广泛意义上学习的study。他们各自的名词Studium和study也有此区别。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需要注意那些具有不同社会涵义的词,并尽可能地从对方的表述中推导出其真正的内涵。

(二)言语行为言语即是行为,通过言语行为可以实现某种行为目的。即便在母语中,也会很难确定一行为目的与其在具体场景中实现方式的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更复杂了。例如:“Warum bist du gestern nach der Sportschau nichtzurückgekommen?”(昨天体育节目完了后你为什么没有回来?)这句话在德语跨文化交际中,就只能通过对副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仔细略论,才能做出相应的回答、辩护或道歉等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难度较大的言语行为是允诺。如同样一句话:“Ich werde mal sehen, was ich machen kann.”(我会看一看,我能做什么。)在德语中基本上算是承诺,在西班牙语中表示拒绝,在日语中表示难度很大,而在汉语中则要看具体场景,可以表示推托,也可以是一定程度上的允诺,但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正式邀请和客气话的区分也是中德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难点。例如,曾有一位中国女性,在德国拜访朋友,他们是以前生意往来时认识的,已经很久没见了。谈话间德国人邀请她吃晚饭,她对此很高兴,同时也客气地说:“Nein,nein, ich lade euch zum Essen ein.”(不,不,我请你们吃。)结果话音刚落,德国人立刻很开心地表示了同意,几秒钟后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了当天晚上的东道主,因为德国人把她的客气话当作了正式的邀请。另一个例子是一个德国经理第一次到中国来,被他的中国客户称赞到:“Sie sind ein China-Spezialist.”(您真是位中国通。)一方面德国人觉得这更像讽刺而不是礼貌的赞扬,另一方面,他对此不高兴的神色,又让满心期待他正面反应的中国人感到疑惑、不确信。②(P.399-400)

(三)话语组织日常生活及职场中的话语组织随语言及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异同,都遵守着各自文化中默认的规则。这尤其体现在话轮转换机制上。③(P.31)中德话轮转换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和中国人相比,德国人谈话间更少重叠。在谈话中,中国人常常会同时说话、看法。把这个交际方式应用到与德国人的交流中,这时德国人的反应往往是停下来,挫败地中断发言,而不是继续表达。因为在德语中,通常是在表示反对、不赞成的情况下才打断他人的谈话;而在汉语中,尤其是讨论时,打断他人的谈话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认同,相反不少情况是在气氛热烈、观点一致时,符合地、热切地打断对方的谈话。电话上的谈话也自有一套规则。在我国,电话铃响之后,接电话的第一句话一般是:“喂”,“喂,你找谁?”或者比较礼貌的“你好!”而在德语中总是以:“Hans Meyer.”,“Guten Tag. Hier spricht Hans Meyer.”,或“Hallo. Hierist Hans Meyer.”(你好,我是Hans Meyer。)开头。也就是说,在德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自己的名字或办公室,再等待对方的回答,而不会先问对方的意图;而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首先要知道对方是谁,要找谁,而不会先报自己的名字。在这要指出的是,在这类交际问题中,参与者大多意识不到这些行为异同是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而单纯地把这种行为的“偏差”--—从他们自己的角度看--—归结于特殊的场景或对方的性格,从而得出例如“这个德国人太严肃没有幽默感”、“这个中国人没有礼貌”的结论。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