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篇章语言学在德国的兴起与发展》-德语论文[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解析篇章语言学在德国的兴起与发展》-德语论文

摘要:对于《解析篇章语言学在德国的兴起与发展》的德语论文:篇章探讨一直是德国语言学探讨的重点,篇章语言学的概念也是由德国人最先提出的。德国篇章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句子相关性探讨到整体篇章结构探讨以及从篇章语法到篇章语用再到篇章生产和接受的探讨过程。长期以来,在篇章探讨中有些最基本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德国学者,但也正是在这些矛盾中,德国篇章语言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作用到中国学者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德国篇章语言学;源起;发展  

中国的篇章语言学,往往只讲韩礼德代表的功能语法,或英美的话语略论,很少提到德国人对篇章问题的探讨。然而,在该领域德国人却始终引领着探讨发展的趋势。篇章语言学始发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有别于系统语言学的新兴学科。60年代末、70年代初,篇章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学科。德国语言学界一直关注篇章探讨, Weinrich(1967)曾指出:“篇章,确切地说,语境中的篇章是篇章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是语言略论的起点和归宿。”但这门学科自诞生起就有两个基本问题尚未解决,即什么是篇章语言学?它是探讨什么的?另外,对篇章探讨的对象和探讨范围也存在争议,略论措施多样,探讨的视角和关注的焦点也不尽相同。德国语言学家Antos(1997)宣称:“假如一个人读完所有主要的篇章语言学作品,他会质疑篇章语言学的未来。”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德国篇章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深入研讨。

1.篇章语言学在德国的兴起

1•1从句子探讨到篇章探讨Weinrich最早提出篇章语言学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学就是篇章语言学”(1967: 109)。Hartmann也强调了篇章的重要性,认为篇章是原始的语言符号(originare sprachliche Zeichen),应该成为语言学的探讨对象。他预见性地指出,篇章略论始于小的语言单位,即对小句和句子在篇章情景下的略论;但篇章略论探讨最终将会逆向发展,即从大的语言单位到小的语言单位,从篇章回归到对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略论。(1968: 2-7)Hartmann的观点是将篇章也看做一个基本的语言符号,从而突破了自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对符号的认识。Harweg(1968)的《人称代词和篇章构建》(Pronomina und Textkonstitution)可以说是德国篇章语言学史上的奠基性著作。Harweg把篇章定义为“通过不间断的指代链构建的语言符号连接体”(1968: 148),把句法中的替代关系解释为“相关性准则”(transphrastisches Prinzip),这一准则直接作用到句子成篇。(1968: 24)Harweg理论的核心是词与词之间、短语和短语之间的互指以及连续关系,并强调衔接词在这种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句子相关性准则的提出是对前人探讨的突破,篇章探讨不再局限于独立句,而注重篇章中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德国学者对篇章衔接手段的探讨相当深入,但这类探讨还未摆脱句法探讨的传统,而且一个符合语法的、衔接完美的篇章并不能保证篇章内容上的连贯。另外,篇章性(Textualitat)的确立不能只凭句与句之间的语法衔接,因为许多看似衔接不当的篇章在现实生活中却能完成交际。60年代篇章探讨的重点是衔接手段,但仍有学者看到了探讨的不足。Weinrich(1969)认为,对词、短语和句子的探讨只有在篇章的环境下才有意义,因此他着重探讨篇章环境下冠词的选择和时态的限定性意义。与衔接相比他更看重语境,因此视野更加开阔。他的探讨对之后兴起的篇章语用(Textpragmatik)探讨产生了重大作用,篇章的功能性得到了重视。Weinrich又一次成为篇章语言学向纵深发展的推动者。

1•2从篇章语法到篇章语用Schmidt(1968; 1976)最先将行为理论应用于篇章探讨。他认为,相邻句间的语义和句法连接都不能视做篇章构成的先决条件,对篇章进行孤立的探讨没有意义,应注重探讨交际中的篇章,探讨重点要从句间语法转向篇章语法。Oomen也认为,篇章在相关语境下担负着某些功能,它是有序的,但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交际功能”只有取代纯语言学标准,它才有可能成为主导篇章进程的主要条件。(1971: 19)因此,篇章语用作为与篇章语法相对应的概念提了出来。语言学探讨由此从过去对语言体系的探讨转向对交际功能的探讨。篇章语言学的模式构建和解释都将行为理论作为基础。Schmidt之后,德国学者对交际中的篇章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强调篇章的“行为关联”(Handlungsbezogenheit)( Isenberg, 1977: 143)。这类探讨使人们对篇章特性的理解更为深刻了。但是,如何在语言学上对“篇章”给予确切的定义?Schmidt提出,必须按照社会交际的标准对篇章进行定义,即篇章就是“功能中的篇章”(Text-in-Funktion)(1976: 145)。但这一定义未免过于宽泛。凭直觉我们知道什么可以称做篇章,如信件、小说、科学文章等。但电话对话、歌曲、火车站站台上的广播也是篇章吗?更进一步说,我们能够将交通信号灯也称做篇章吗?这是不可能的。但它分明和信件一样向我们传递了信息,同样完成了篇章的功能。如果说信号灯是篇章,但为什么又从来不把它当做篇章来探讨呢?假如把其他领域里的“篇章”概念也纳入进来,就更难以对篇章进行界定了。如数学中计算题和运用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练习类型,德语中运用题就叫“篇章”练习;圣经的经文在西方语言里也称做篇章,而念经则被称做祷告;同样歌曲中的歌词也被称为篇章,音符却又不算。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