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力教学一直是基础德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使德语听力教学更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些一直都是德语教育工作者研讨的问题。本文通过略论作用学生听力的一些障碍,找出症结,努力探究一些提高德语听力教学水平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德语;听力教学;困难;对策
随着人们对外语教学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全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对外语教学的侧重点也渐渐有了变化。以前一直占据德语教学重点的语法教学渐渐失去了它的核心地位,而以前不受关注的德语听力教学则渐渐进入人们视野。众所周知,德语听力一直是德语基础教学中的难点。如何使德语基础学习阶段的听力教学更有效、更具吸引力一直是德语教学探讨和实践的目标。在此,笔者将自己在基础德语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影响。
一、造成听力反应及理解困难的几个因素 1.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首先表现在学生没有想要主动练习听力的欲望。在很多学生看来,德语论文,听力课枯燥、无聊,因此学生在上课时也总是表现得不积极。另外,许多学生总觉得其他同学的语言基础比自己好,在回答问题时,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语音语调不好,或者难听,怕同学笑话,怕老师挑毛病。因此他们会在回答时声音很小或者拒绝回答。因担心老师和同学的否定评价,他们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就是:很多学生在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还没开始听之前,就存在畏惧心理,德语毕业论文,这就在无形之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障碍,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作用了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是学生在上课时心理障碍的表现,严重作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 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包括语音障碍、词汇障碍和语速障碍。 (1)语音障碍 语音障碍的形成包括语音、语调及各种朗读技巧。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与同化、连读及不完全爆破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作用听力水平的高低。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构成理解听力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进行听力训练,进而提高听力水平。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异同。 (3)语速障碍 由于在平时课堂上教师为了使学生听得更清楚明白,经常会使用比较慢的语速,因此,一旦到了正常语速的环境下学生会有些不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续、弱读、重读、失去爆破、重音转移等语调变化,学生便更是无所适从。
3. 文化背景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既然学习了德语这门语言,学生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德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对其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假若这方面知识有所欠缺的话也会增加听力的难度。比如在一次听力训练时,听力材料是对于柏林墙的内容,很多学生对德国柏林墙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于是便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听懂和理解了。
4. 思维方式的障碍 传统的教学措施使学生习惯于将所听到的内容首先译成汉语来理解和记忆,然后再根据译出的汉语意思进行思维。这种做法不仅耽误了听力过程中宝贵的时间,作用听力的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而且由于汉语和德语的异同,学生很容易误解意思,造成理解错误,不能达到听音会意的目的,是听力学习上的误区。 通过上述略论可以看出听力理解其实是一个综合应用各方面知识的过程。它不仅与听者的语音知识掌握程度有关,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德语听力障碍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应对对策 1. 引导学生本身重视听力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练好德语听力,首先必须要让他们明白德语听力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恰当的渠道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掌握这一技能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对听力产生兴趣,重视听力课,增强他们内心的学习动力,为进一步的实践操作奠定很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首先以自身的体会告诉他们听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又给他们讲述了生活中还有一些说明听力的重要性实例。因为学生自己也学过很多年的英语,都很明白“聋哑英语”的弊端,所以经过提示和讲解之后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德语听力的重要性,从内心开始接受听力课。经过开始的这一段磨合之后,学生上听力课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纪律也好了很多,进而为实施下一步教学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