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不同国家、留学生毕业论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交际更加频繁。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的大量应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概念已普遍被接受。在各种领域,各个层面的交流和交际过程中,“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专业术语,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同时也成为跨学科的新兴探讨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语言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将语言看作是使用语言的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人们使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知和看法,语言承载了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 既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那么外语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层面的传授,如单词记忆、语法规则等,而应该关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的要素,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习者在课堂以外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1997年,J.L.M.Trim在文章中指出[1],事实上,在许多欧洲国家里,外语教学的目的正在发生一种转变。在外语教学当中更多地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有可能在外国文化的行为背景下,熟悉不同的工作领域。Werner Hüllen早在1991年就提出:“跨文化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最首要目的,它已经逐渐取代了‘交际能力’的地位。”[2]与外语教学中以“语言交际能力”为学习目的相比较“,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更加重要。德语教学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对德语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长。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形式进行德语学习。在中国高校内,从系统的德语教学方面来看,比较具有规模的可以分为两大重要教学方向。其一,以德语和日耳曼语言文学为专业的专业德语;其二,以德语作为第一外语或者第二外语为主的大学德语教学。近几年来,国内德语学术界也逐步关注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一些学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探讨。这些学术研究所针对的探讨对象往往是“德语系”,而关于在“大学德语”教学中如何关注“跨文化能力”尚不多见。其实,无论是从教学规模,还是从教材种类以及学生数量上来看,在非德语系的大学德语教学中同样应该关注这一能力的培养,而且正因为目标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不一样,更有必要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讨。 一、跨文化的外语教学 (一)跨文化的外语课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提出专门关注跨文化能力显得有点多余。这种观点认为外语教学本身就自然带有跨文化的意识和考虑,无须单独探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不够妥当。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的话,那么外语教学也无须单独探讨“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了,因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已自然而然带有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教学行为。提出“跨文化的外语教学”是基于虽然外语课毫无疑问是发生在两种文化之间,但是外语教学本身带有的跨文化性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不难看到,许多外语学习者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外语知识水平,但是在具有跨文化性质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仍然会遭遇到交际瓶颈和困难。M.Meyer给作为一种教学目的的“跨文化能力”下了定义:“跨文化能力是一种个人在面对异文化行为、异文化态度和异文化预期时灵活应对的能力。这种恰如其分和灵活应变意味着行为人具备关于文化异同的意识,以及处理面对由于文化异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跨文化能力还包括在跨文化调解过程中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以及帮助他人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3]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一堂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外语课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应该考虑到如何帮助外语学习者从他们自己的视角出发,正确理解和对待所学习的语言和它所蕴含的文化。1999年Lothar Bredella[4]针对跨文化的外语教学总结以下各方面的相应考量。 1.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总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模式紧密相连的,因此,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只是传授目标语言的文化方面的知识,而必须使外语学习者在课堂上有机会可以研讨目标语言的文化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也应该考虑到学习者本身在学习之前关于目标语言文化已有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它是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和外语教师的互动学习,学习者可以抱着对其他文化的宽容的理解态度,增加关于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之间的异同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