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可理解性指篇章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在德文的文献中,德语论文范文,这方面的讨论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可理解性探讨”( [德]Verst|ndlichkeitsforschung) .篇章的可理解性问题之所以会进入到人们的视线而备受关注,大多是因为特定的篇章由于其内容、结构编排和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比较复杂而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这样的篇章往往被认为是可理解性较差,例如那些针对特定人群传播专业知识的篇章,如学校的教科书、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技术文献等。关于这些承载专业知识的篇章来讲,言语表述的可理解性是知识传播效度的直接决定因素。而那些涉及政府行为、针对普通民众的行政管理类和法学类篇章的可理解性问题甚至会演变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公众关于它们的理解往往是其参与社会民主生活,如意见的表达、意志的形成和参与决策的前提。解决可理解性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篇章的可理解性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其探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语言信息的可理解性。从德国目前的探讨近况来看,篇章本身的特点和篇章接受者的认知特点是探讨者们普遍考虑的因素,这些探讨采用的视角大致可分为: 以篇章为目标、以接受者为目标、篇章特点和接受者特点兼顾的措施。以下我们简要述之: 一、以篇章为目标的可理解性探讨 在早期的可理解性探讨中,人们将篇章的可理解性程度仅仅归结为篇章自身呈现方式的种种变异,它的可读性是其可理解性的决定因素。测试篇章可读性的依据是篇章的排版方式、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可读性计算公式。Sauer 提出的篇章版式的可读性指标包括印刷的类型、行列的长度、行距、色差对比、排版以及纸张的质量和光泽度。Groeben 在总结了上个世纪 70 年代大量的实证探讨后,将能够直接作用可读性的篇章版式特点总结为: 粗体印刷虽然能够提高字词的识别率,但不一定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 斜体印刷妨碍阅读,并且让读者感觉不舒适; 如果仅仅使用大写字母将使阅读速度降低大约 12%; 11 点( [德]Punkt) 的字母大小是最合适的,低于 10 点和高于 12 点将作用阅读速度; 行间距被保持在安全区域内; 太长和太短的行列都会作用阅读的舒适度和速度。 [1]174早期可理解性探讨的另一代表性成果是可读性计算公式,它兴起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指使用形式化和量化的方式措施来测量篇章的可读性程度。具体的做法是提取一些容易量化的语言参数,并依据这些参数设计相应的公式,只要将被测试篇章的各项语言参数提取出来带进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篇章的可读性数值。比较着名的公式有George R. Klare 提出的 Dale - Chall - Formel ( Xc50 = 0,1579X1 / 0,0496 X2 / 3,6356) 和 Flesch( 1948) 的 Reading– Ease – Formel ( RE = 206,835 – 0. 846 wl – 1,015sl) . [2]25由于每种语言在构词及句法习惯方面存在异同,为了制定出适用于德语的可读性公式,Amstad ( 1978) 尝试对 Flesch 的公式作了修改( X =180 – sl – 58,5wl) .[3]70 -71这些公式均反映出作用篇章理解的因素是词汇和句长。为了生产出可读性较高的篇章,作者应当尽量使用大家熟悉的简单短小的词汇,并且尽量降低句子的复杂程度,避免使用复合句。词和句子越短,可读性就越高。 虽然这些标准符合人们对可理解的篇章的日常理解,但这种把篇章理解的特征完全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方式遭致多方批评。[1][4] 批评者认为,德语毕业论文,公式缺少理论上的依据,建立公式的标准也未得到准则上的研讨。公式里的参数涉及的都是语言量的特征,理解的质的因素被排除在外。篇章理解的复杂性被简单地视为一个单纯的语言形式解码的过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可读性公式实际上测试的并不是完整的篇章,而是单个句子的简单罗列。句子的语法正确性也没有得到验证,篇章的结构和深层的语义连贯性更是被忽略了。现代的篇章理解理论表明,正是篇章的一系列特征如句间关系、篇章结构、篇章主题的延展方式等对接受者的理解过程起着更为关键的影响。 二、以篇章接受者为目标的可理解性探讨 当人们评价一个篇章时,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归为可理解的或是不可理解的。Sauer 认为,可理解的篇章应当是完整的、有层级关系的、符合客观事实的、有逻辑关系的、结构清晰的、简洁的、能激发兴趣的、意思明白的、有插图的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