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导入的准则与教学实践[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1 外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开设德语系的高校逐年增多, 德语已成为“小语种中的大语言。 ”随着德语学习者的增多,如何建设和完善高校德语系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类似其他外语语种,多年来我国德语系教学一直将打好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课程设置也侧重德语知识如词汇、语法和技能的培养,其中基础德语、口语、听说、阅读、高级德语等德语技能相关课程占绝大比例。 夯实语言基础,熟练运用目标语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过于强调实用技能性的应试教育理念忽视了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以及对人的文化养成功能。 这一倾向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文化精神匮乏,人文知识严重不足。 国内外语界专家和学者发出了“外语专业不能办成语言中心,德语论文题目, 外语专业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的呼吁。

  事实上“思辨缺席”是包括英语系的所有外语专业学生的通病。 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此外文化作对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都有很大作用。只有建立起对本国和它国文化的客观认识, 才能形成文化自觉。

  2 德国文化的多层次解读

  文化所指范围极广,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 很多学者将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科学技术成就等几种反映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即”大写字母的文化“;另一类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原则、社会组织、相互关系等,即”小写字母的文化“.

  按照广义的文化定义,”文化包括四个内容层面:精神心理层面---涉及精神信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特性及伦理观念;行为层面-涉及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礼仪原则、交际形式和人际关系等;制度层面---涉及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社会组织和法学典章等;物质层面---涉及服装、饮食、居住、交通、工业技术等物化现象。 “[6]根据目前我国的德语教材,德国文化及文化教学可分为以下层次和类别:

  2.1 德语交际礼仪与德语知识的文化内涵

  德语交际与德语的文化内涵属于文化的第一层次,即物质文化,也可以说是表象文化。 按照交际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是指交际中的语言准确和恰当使用;非言语交际包括肢体语言、穿着等。 德语交际包括吃、穿、住、就医、求学等诸多日常生活场景,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与德国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并略论中德异同。 如点餐时中国人常说的客套话”随便“”Ist mir egal“和德国人的回答”我们这儿可没有随便(这道菜)“Egal gibt es hier nicht”学生对此有深刻的印象。 就语言知识层面,德语单词和习语的形成多有社会和历史渊源。 比如对于一周七天的名称既有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又有日耳曼人的诠释。 周四 Donnerstag 一词来自日耳曼的第二主神---雷神 Donar,而周日 Sonntag 是太阳日。 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的教学, 不仅可摆脱了语言学习中天天与语法和单词打交道的枯燥, 迅速地掌握相关表达, 同时逐渐走进德国,了解中德文化异同,避免社交语用失误,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更高目标。

  2.2 德语国家国情和历史

  在基础德语精读教材中涉及的德语国家概况和习俗只是德语文化中最表象的,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 这些文化现象在基础德语教学阶段只是零散地出现,很少能够系统、深入地被研讨和研习。因而笔者建议将德语国家的国情,历史与社会文化等列为更高一层次的文化学习, 以期学生对德语文化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 比如德国的节日圣诞节(Weihnachten)是所有基督教国家的宗教节日, 还有其他一些宗教节日如耶稣升天节(Himmelfahrt),三圣节(Heilige Drei K nige)等。 这些西方的传统节日多数是宗教节日, 我国学生对其来历和传统了解得并不详尽。再如德国的教育,学生除了解德国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基本情况等, 还应该较深入了解德国和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和当代欧盟的相关教育政策,如博洛尼亚进程等;如德国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和青年问题; 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以竞争为基础,并结合社会平等的准则发展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的联邦制和德国的几大政党,德语论文网站,例如基民盟(CDU)、基社盟(CSU)、社民党(SPD)等;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比如德国史上的着名人物海尔曼、查理大帝、马丁·路德,神圣罗马帝国和德国人的罗马情结等。

  2.3 德国宗教与哲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