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7-9 第一章 导论:理解的路径 9-18 第一节 对于起源论--“日尔曼传统说”的辨析 9-12 第二节 对目的论--交易安全说的质疑 12-16 第三节 对依据论--外观信赖诸学说的评价 16-18 第二章 对于善意取得法基础的系统说明 18-23 第一节 直接依据--公示公信准则 18 第二节 深层基础--诚实信用准则 18-21 第三节 最终根据--私法伦理的要求 21-23 第三章 善意取得问题的成因--物权的根本属性 23-44 第一节 善意取得问题的根源:财产形式的变迁与物权绝对性本质的确立 23-28 第二节 善意取得问题的发生:物权绝对性的固有矛盾 28-35 一、 物权的理念性 28-31 二、 物权的外在性 31-35 第三节 物权观念的内在矛盾催生了善意取得问题 35-37 第四节 占有对善意取得的影响 37-41 一、 以占有为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是发生善意取得的关键因素 37 二、 占有公示技术的缺陷 37-38 三、 占有意义不确定性的由来 38-39 四、 善意的要求是对占有公示技术不足的补充 39-41 第五节 余论:善意取得与物权的变迁 41-44 第四章 从善意取得的成因看其范围与地位 44-52 第一节 善意取得与公信准则--善意取得仅应适用于动产 44-47 第二节 善意取得与无因理论、形式主义--善意取得仅适用于无权处分 47-50 第三节 善意取得的有限性 50-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