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并时其代表人物费米尔和诺德的观点作了略论,以帮助读者了解此学派的观点并做出评价。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 费米尔 诺德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目的论”为其核心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它从新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在宏观上将翻译纳入人类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而不是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简单的“文本对等”。它从译入语的视角重新诠释翻译,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译者操作原文本的过程,还涉及翻译发起者或委托人、原作者、译文读者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读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原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关注也就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区别于传统语言学派的显著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费米尔(Hans J.Vermeer) 费米尔是德国海德尔伯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探讨。费米尔是翻译家卡塔琳娜・莱斯的学生,德语论文题目,并与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框架》。在该书中,他提出该学派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Skopos”是拉丁语,即:purpose。“目的论”学者认为,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它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此,原文本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的影响。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理论中倡导的原文及其对等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这些因素决定了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而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导致在异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受到作用。费米尔提出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也被称为“文本内一致规则”或“语内连贯”,它反映的是文本内的关系,及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或称“文本间一致规则”。它反映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费米尔把目的规则放在第一位。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那么就要放弃连贯规则。费米尔的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合适度准则。合适度指译文是否达到翻译目的及要求,以及在哪种程度上达到翻译要求。功能派学者认为,德语毕业论文,一句译文本身无所谓合格或不合格,只有当它与所预期的交际功能相对照时,才能作出这种区分。以“合适”为标准来指导翻译。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和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翻译被看成是一个从原文化到目的文化的连续体。 2、诺德(Christiane Nord) 功能翻译学派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诺德。她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运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代表作是《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这本书详尽地整理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用简明浅显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释了其思想,将理论中纷繁复杂的概念和术语特别是其核心概念“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进行阐述;针对功能理论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忠诚准则”;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泽”两大翻译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 “忠诚准则”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翻译的准则是尽量求得与原文的一致,不能离原作的意图太远,协调译文目的和作者意图,力求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译文读者在译文中达到一致。“忠诚”指译文目的必须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一致。即译文既要为读者负责,也必须尊重原作者。通常,原作在翻译时,原作者希望著作的意图可以在译入语中得到忠实的传达。虽然翻译过程中改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当译者对原作者保持“忠诚”时,原作者才情愿将著作交给译者。诺德所指的忠诚是一个伦理概念,指译者与他人合作的翻译活动中的责任心。诺德的“功能”措施论立足两大准则之上,即“功能准则”和“忠诚准则”。她修正了“目的规则”的不足,克服了翻译的随意性,避免了把翻译当作一种“用目的语写作”的趋势。 她还提出“纪实翻译”和“工具式翻译”两大译法。“纪实”指“为译语文化的读者如实记录原文文化交际互动的情景”。“纪实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指“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异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工具式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纪实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式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三、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贡献及其不足 功能学派论者摆脱了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观的束缚,把探讨的重心转移到了译者的影响和译作的功能上面。译者有权根据翻译目的,根据译文在译语文化里的预期功能,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因此,功能理论注重对翻译活动中其他相关因素的探讨,给传统的翻译理论探讨带来了新视角和思路。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传统翻译批评通常以等值为翻译至上标准,评判译文优劣要看它与原文的接近程度。这种模式是客观的、静态的,因为它的参照物是原文,而原文是一个客观存在,一旦产生便不受其他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译文,译文只有“等值”与“不等值”之分。相反,在功能主义的翻译批评模式里,它使用的标准不再是原文,而是译者的翻译目的,而译者的目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的。不同译者由于翻译目的不同,译作也不同。功能主义的翻译批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以合适度作为翻译标准,这个标准本身就实现了对翻译著作的动态评价,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思路。 在明确功能翻译理论的优点之后,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其不足之处。诸如:目的至上的译文触犯了原作者的原创权威地位;由于预设了接收者,它容易在语言文化方面陷入刻板的境地:如果过分强调以译者的需求为导向,那么文学译本只能降格为通俗读本,不能再称之为文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