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游词中的中西文化异同性翻译探索[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国灿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往中国观光旅游,然而中国旅游资料的涉外翻译不如意,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文化因素导致的失误。下面从中西文化异同的角度略论在翻译导游词的常用措施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导游词翻译;中西文化异同;翻译的措施

一.导游词资源分类及近况

1.导游词主要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1)预制导游词;(2)现场导游词设计;(3)途中导游词设计;(4)文本导游词设计。

    2. 现阶段导游词存在问题

导游词是导游解说系统的主体,现阶段,国内导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导游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硬伤”类和浅层次类。硬伤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导游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如缺乏实际经验或翻译理论知识等),对中西文化了解不够而引起的;浅层次类问题主要有语法错误、文理不通、张冠李戴、逻辑不明、中式英语、文字重复、主被动句应用不当等。一篇好的导游词应包括内容充实、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实用性强、文化性强、启迪受益、幽默风趣等要素。

二.中西文化的异同

1.心理异同

中西方游客的心理异同在于他们旅游的动机不同。中国游客出游是为了超脱现实,远离烦恼,超然万物,主要是欣赏风景和参观历史古迹,而外来游客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他们想了解更多的中国的灿烂文化、悠久的历史、当地民俗风情及风俗习惯。

2.审美异同

审美学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着国家特殊的社会历史状况和人们特殊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注重艺术感受,让山水有情、万物皆灵。亚里士多得的形式逻辑使西方哲学保持物我分离,二元对立,只是对客体进行冷静的略论,直面物体本质特点,再现事物原貌。受审美观的作用,中文旅游资料常用联想、夸张、典故传说等触景生情的措施,激发游客的游兴。而西方思维更为科学化,形象化。

3.伦理道德异同  

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基础之上,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家和道教作用的东方传统之上。西方人主要信仰基督教,非常尊奉上帝,致力于控制自然。中国人则信奉儒家、道家思想,注重天人合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道德修养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不同的事物持不同的观念。

三、导游词翻译措施探索

要想把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熟悉中西文化异同,翻译是应尊重中西文化异同,适当地调整翻译措施,避免文化冲突。常用的翻译法有:解释法、类比法,适当增译法、减译法、避讳语法、度量衡转换法等。

1.解释翻译法

在导游词的翻译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字词或短语,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英语毕业论文,如果翻译不当,甚至会产生误会。例如关于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年代的表达方式,如果直接翻译过去,会造成游客理解的困难。所以把“建国以来” 译为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抗战期间 ”当然是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英文导游应该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 另一方面要尽力让译文含义明朗,使游客更清楚地理解。

中国拥有灿烂的文化,许多地名和景点名称取名时都有丰富的含义,不能单纯的应用音译。如把北京的颐和园译为“The Summer Palace”,把十三陵译为 “The Ming Tombs”使旅游者能更好地将眼前的景色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如果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异同而仅仅是用音译的措施来处理这些景点的名称,就不能起到宣传中国文化的效果了。

2.类比翻译法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