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初期,韩国就出现了反美倾向的文学,但基本上是从民族的尊严与国家主体的角度处理和把握对美关系的。这与解放后的美国军事管制、南北战争与亲美反共意识形态的作用等社会文化背景直接有关。到了上世纪60年代出现公开提及美国、美军问题的反美著作,尤其进入80年代后韩国出现大量反美文学,这是韩国反对外来势力、争取民族自主化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关键词】韩国反美文学;社会文化成因;民族自主化 20世纪80年代韩国文学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便是出现了大量的反美文学著作。1988年在韩国公开出版的反对外来势力、主张民族自主化诗选集美洲粪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1](p369)50年代6•25战争①以后,在韩国形成了亲美反共的社会氛围,[2]可见80年代出现的这种文学思潮,也是80年代韩国社会文化变化特别是韩国人对美意识变化在文学上的反映。由于种种原因,韩国国内以及国外学者迄今为止对此尚无系统的探讨。本文试图对韩国摆脱日本统治后出现的反美文学著作进行略论,以揭示当代韩国反美文学形成的社会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内涵。 一、解放的喜悦与对美国军事管制的期待 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从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但因民族内部分裂,未能成为统一的国家,以三八线为界,南方驻进了美军,北方则驻进了苏军。在南方实行了为期3年的美国军事管制。此时韩国社会对美的认识大体上是纯朴的,抱着乐观的态度,这些可在解放初期的文学著作中得到证实。文学家同盟成员权焕在送故宫一文诗中,赞美美苏共同委员会是铲除“法西斯尖利的荆棘树”和“军国主义残忍的毒草”的“民主主义园丁”,歌唱朝鲜的“民主主义之花”必将在其培育下盛开。金东里在小说穴居部族(1947)中写道: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迫于生活背井离乡去中国东北等地的人们在解放后纷纷回国,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防空洞成了那些无房户的住处。住在洞穴里的人们以为只要国家独立就有活路,所以当美军飞机洒消毒液时,就埋怨“还消什么毒啊,让我们早点独立就好了”。由此可以看出,解放初期美军在韩国普遍被看做是铲除法西斯主义,播种民主主义,协助朝鲜独立的解放军。因此,当时未能出现,也不可能出现研讨驻韩美军问题的文学著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时所有韩国人都对美军有好感。蔡万植的小说米斯特•方(1946)描写的是美国军事管制时期世态的另一个侧面。雇农出身的方三福在龙山联军俘虏收容所工作时学了几句英语。他看见美军因语言不通遇到难处,便以几句一知半解的英语,为美军S少尉当翻译。后因不小心把刷牙水喷到美军少尉脸上被解雇。作者通过方三福的形象不仅讽刺了阿谀奉承者,同时嘲讽了美军军事管制时期的所谓的翻译政治。蔡万植的另一部中篇小说落潮(1948)是以美国开始军事管制到成立大韩民国政府为背景,揭示了现实的混乱与黑暗。通过人物形象刻画,作者指出只要有外国军队驻扎,那就是保护国,算不上独立国,无论是美军还是苏军,都应该从这个土地上尽快消失,从而显示出主张美军撤退、排斥外来势力的倾向。廉想涉的小说洋饼干盒则塑造了为一己私利勾结外来势力的堕落者形象,也塑造了虽留学美国却公开反对外来势力及其帮凶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通过两种不同的形象对比,批判了一部分韩国人唯利是图、不分是非,与外来势力相勾结的堕落世态。从总体上讲,解放初期的小说,基本上从民族的尊严与国家主体的角度处理和把握对美关系,多数尚停留在朴素的民族情感层次上。 二、韩美“血盟关系”与伦理道德的破坏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冷战理念公开化,尤其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亲美反共思想意识泛化,美国被美化为保护韩国“自由民主主义”的友邦,两国关系被标榜为“血盟关系”。韩国依靠联合国军队收复了落入朝鲜人民军之手的韩国领土,据统计在3年战争中联合国军队死亡33万人。[3]因此,关于战争中遭受生离死别痛苦和过着贫穷生活的韩国人来讲,认同韩美“血盟关系”是再自然不过了。在这样社会思潮下, 50年代战争题材的很多著作反映出美军在战争中的重要影响。具常的诗难中诗抄一,金东里的小说撤退兴南就是实例。50年代后半期,李承晚自由党政权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韩国文学恢复对社会的关注,开始出现反映美军负面的文学著作。代表作有宋炳洙的肖里金、李范宣的误发弹、全光镛的海图抄等。肖里金(1957)揭露了美军基地的腐败堕落,也描写了寄生于美军基地的流浪者的生活。战争孤儿肖里金才10岁多,就成为给美军介绍小姐的卖淫中介。刚满14岁的金鱼眼是美军仆人,受美军的作用学会了拿美元做性交易。小说赤裸裸地描写了美军颓废的兵营生活面貌以及流浪者悲惨的生活,充分表现了美军基地生活的扭曲与人间悲剧。误发弹(1959)通过从朝鲜到韩国的宋哲浩一家的生活,极为生动地描绘了50年代韩国社会的贫困和黑暗。会计事务所的职员宋哲浩的工资还不足支付交通费,过着悲惨无比的生活。极度贫穷的生活迫使他的妹妹成了“洋公主”(以美军为对象的卖淫妇-—笔者注)。这些小说表现了美军对韩国社会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对人性的蹂躏。但是这类小说根本上未能超出因美军进驻韩国而派生出来的伦理道德被破坏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 50年代末发表的海图抄(1958)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小说取材于1948年6月美军飞机大白天对在独岛近海捕鱼的四五十艘韩国渔船狂轰滥炸的事件。小说中,“美军认为独岛是无人岛,所以作为训练场使用”,从而造成无数人伤亡,几十艘渔船中生存者只有老渔夫和年轻的驾驶员二人。幸亏这两个人碰上出海捕鱼的渔船被救回来,不然如此骇人的事件就会永远销声匿迹。被救回来的年轻驾驶员俊九是80年前,即19世纪中叶因遇荒年移居到郁陵岛的陆地人的后代,他的梦想是将来离开这个岛。但是美军的轰炸使他的梦想成了泡影。“飞机,啊,那个洋鬼子的飞机……”,临死前俊九的呼喊,表现出韩国民众对美军的怨恨。海图抄的主人公“我”是可以出入韩国过渡政府秘书室的政治部记者。前往郁陵岛现场的旅途上,“我”的心情始终郁闷。因为韩国过渡政府秘书室处理新闻时,“一般先通告外国通讯社,背着国内记者先邀请外国记者通报本国的重大事情,对与新政策有直接关联的本国记者却保密”。愤怒至极的主人公到现场亲眼目睹民众悲惨的现实之后更加惊愕。著作通过主人公的目睹和感受,揭露美军对韩国民众的蹂躏。全光镛本人曾经当过记者,据作者讲海图抄是他到独岛现场调查美军轰炸事件得到素材并写成小说的。[4](p430)因此可以说海图抄中主人公倾诉民族屈辱感和愤怒的情绪,表现了作家关于韩国在美国军事管制下的现实的批判与否定。但是综观这一时期的小说,涉及对美问题时还是比较谨慎的,即使是表现了反美情绪,语气也比较委婉。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体制构成了作家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民族的觉醒与反美情绪的公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