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求教学模式”在合作办学韩语课中的运用探索[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针对高校中韩合作办学框架下的韩语课程存在的问题,构建出的“引、发、求教学模式”并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启发认知―发现规律―识能并重三步骤,促进学生韩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引、发、求教学模式”;韩语教学;教学模式;合作k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42-02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等教育范围成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直至当前,国内院校所选择的境外高校大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体系先进的西方国家,因此,现阶段针对国际合作办学双语教学模式、师资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探讨大多是建立在西语国家高校合作办学的层面之上。针对中韩合作办学教学框架的科学建设、人才培养的定位、特别是关于韩语课教学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匮乏的实际情况,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导向,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祖国情怀的运用型人才为宗旨,针对运用型高校开设的中韩合作办学框架下的韩语课起步晚、韩语课教学模式有待完善、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形成缓慢等问题展开探讨,构建出得以培养运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多元综合韩语课教学模式――“引、发、求教学模式”三步法。
  一、实际应用
  本课题自2017年获批起,即实际投入安徽科技学院2017级及2017级中韩班的韩语课教学中,课题的实际落实情况如下:
  1.引:启发认知。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知韩语语言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初期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备课,学生依据教学目标规划个人学习目标。师生需明确经2年的学习,韩语要达到何种水平才能进入韩国合作院校攻读学位,并围绕共同的目标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影响。
  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最为枯燥无味的语音规则部分,如果每节课都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的规划仅仅讲授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和词语构成方式、书写措施及课后习题,很快学生就会绷不住“弦”,从而出现涣散的学习状态。因此,这一阶段,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外,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延伸词汇量,根据所学的发音及词汇内容教授简单的儿歌或绕口令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也可以教授学生简单的日常寒暄语用,以及基础的韩国礼仪礼节。以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韩国语1》第一课“元音?摇?摇?摇?摇?摇
  ,辅音?摇?摇 ?摇?摇”为例,首先,尽管教材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并未提及“辅音?摇 ”,但为组织学生们正确发音、区分字母与文字,方便学生们思维不混乱以及进一步开拓词汇量,应在讲授元音的同时或稍后讲解“辅音 ”,并带领学生共同朗读由元音和辅音结合构成的韩文“?摇 ”,引导学生找出韩文的拼写规律,促进进一步教授“辅音 ?摇?摇?摇?摇
  ”等内容。其次,本课中将延伸出包括“?摇?摇 ”和“?摇 ?摇”等发音相近且内容有趣的词汇,教师在教授基础发音等知识外,还可以延伸知识内容,韩语论文网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由词汇“ ?摇?摇”可以延伸至敬语
  “?摇 ?摇?摇”甚至“?摇?摇?摇 ”的发音和使用措施;在讲解词汇“ ?摇?摇 ”时,可以根据韩国人对这词汇的使用情况予以讲授,比如这一称呼只限女对男,且其适用对象既可以是有或无血缘关系的哥哥,也可以是年龄长于自己的恋爱对象,并且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话者的语气语感来判断被称呼人与话者的关系是属于哪一种,如此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2.发:发现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为前提,启发学生发现韩语语言的应用规律。教学过程中坚持“授之于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有助于其知识层面的积累,还有助于其能力发展到新高度――独创性,促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术盛况。
  学生自主探索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总结以及自主创造环境三方面。其中,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于课前及课后的预习复习。当然,搜集课外相关材料来巩固或拓展课堂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可因人而异搭建语言与兴趣爱好的连带关系,如听韩文歌曲、阅读韩文书籍等等,由浅而入,不必操之过急。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如:近义词与反义词、相似句型与类似语法等的归纳,类似“?摇 ?摇”
  与“?摇 ?摇”等易混淆句型的总结等等。归纳总结老知识点的过程,不仅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还是探究出规律的过程,探究出学习规律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在其中。最后,自主创造环境可分为课上和课下。课上以教师为主导,口语主要通过设置情景对话练习;写作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写韩文日记或不定主题地写一封信等实现,旨在锻炼学生运用文的表达能力;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可以举行演讲或主题辩论赛以提升学生应变语用能力。课下自主创造环境与自主学习有着同似之处,除了日常多接触韩文曲艺之外,学生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韩籍教师的课堂,与韩国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切身感受韩国语言文化。如此日积月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重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语篇和语用能力。
  3.求:识能并重。本着贯彻求真务实的准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韩语语言运用的环境与条件,使韩语课堂教学体现情景化、交际化的范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其乐无穷,并把这种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后的社会生活之中,真正实现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并中发展,韩语毕业论文,成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用的建设性人才。
  二、实施成效
  “引、发、求教学模式”自2017年起实施于我校2017级(时值二年级)、2017级(时值一年级)的韩语课教学中,从我校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参加韩国教育部国立国际教育院主管的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所获取的成绩来看,本课题实施成效显著,如下列2表:
  由表(1)可见,两个非实验班中,2017级自动化专业中韩班28人中TOPIK三级和四级的通过率均为0;2017级自动化专业中韩班较好,三级通过率达到21.05%,但四级无人通过。本课题2017年投入课堂教学环节,2017级自动化专业中韩班学生此时正值大学二年级,一年级并未实施,可谓是本教学模式实施的过渡实验班级,由于新的教学模式投入较晚,学生学习态度及知识的扎实度已较为定型,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由表(2)可见,2017级学生为本课题投入课堂教学的最大受益者,随着我校合作办学的成熟,2017级分别开设自动化专业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作专业两个中韩班,两个班级的对口合作院校不同、专业知识不同、韩语课程的授课时间等各不相同,但韩语课的授课模式相同,从大学一年级入学的第一节开始均采用了“引、发、求教学模式”。经二年的教与学,经过TOPIK考试验证,成效显著。不仅三级以上的通过率高达16.67%和31.25%,甚至两个班分别以8.33%和25%较高的通过率实现了我校中韩班TOPIK考试四级零的突破,让我们可以和不少韩国语专业学生的成绩媲美。
  可见,中韩合作办学韩语课的教学中摆脱和西方高校合作办学的西语教学模式,采用适合突破零起点语言关的“引、发、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三、结论
  “引、发、求教学模式”自投入课堂教学实践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这与我校中韩合作办学韩语课的教学目标相向而行。未来,我们将更加科学地将韩语课中诸多复杂的教学因素梳理成辫,更加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有效地付之于教学实践之中,有机结合中韩籍教师的教学合作,以实现缩小学生间韩语水平差距,整体提升中韩班学生韩语水平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引―发―求”教学模式在中韩合作办学韩语教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2]李先汉,等.韩国语1[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