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贸易迅速发展,双边经贸领域不断拓展。中国多年来持续保持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目的地国、第一大进口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也已成为中国贸易伙伴中双边贸易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两国贸易交流密切。但是,伴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从1992年建交到2017年短短的20年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竟然增长了238倍,年均增长33%,高于同期双边贸易年均29%的增长速度。因此,韩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值得我们对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讨。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韩;贸易;逆差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6-0031-04 一、 中韩贸易逆差近况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贸易总额逐年攀升。2017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目的地国、第一大进口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韩国也是中国继美国、欧盟、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之后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在中韩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同时,中韩贸易逆差也在迅速扩大。2017年突破1,000亿美元,达1,314.9亿美元,2017年又突破2,004亿美元,达到2,184.5亿美元。至2017年,中韩累计差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 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是中韩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随着中韩两国双边贸易越来越大,贸易关系日趋紧密,其间暴露出的逆差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发现问题,略论成因,以便有的地地在此基础上采取应对策略。中韩贸易不平衡的几个特点: (1)贸易逆差的增长速度高出两国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自1992年两国开始官方贸易以来,中韩之间的贸易额从50.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2,151亿美元,年均增长29%;贸易逆差则从1992年的2.2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535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33%。很明显,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的增长速度高出同期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 (2)中国逆差总额巨大。中韩贸易逆差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态势,各年的贸易逆差额不断攀高,2017年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为2,151亿美元,中韩累计差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国对韩国的大量贸易逆差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意味着中国要动用更多的外汇储备才能实现彼此间的贸易平衡,也作用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战略。 (3)贸易逆差持续时间长。自1992年双边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后连续21年出现逆差,除少数年份逆差较上一年减少外,大部分年份都呈不断上涨态势。 二、中韩贸易逆差的略论 中国的低价值链产品在规模有限的韩国市场占有有限份额,而韩国的高价值链产品在规模巨大的中国市场占有可观份额,结果是两国贸易产品价值链上的巨大异同并未通过贸易量来平衡,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随双边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增加。我国对韩贸易持续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双方贸易结构的原因,又有国家政策性因素。 1. 中韩两国产业结构不同,决定了两国间贸易结构的异同性 长期以来,由于中韩在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韩双边贸易主要呈现显著的互补性特征。从整体上看,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光学和医疗器件、汽车零件以及成熟的机电产品、钢铁产品等,这些多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类型,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又可以充分发挥韩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而机电、钢铁和造船业是韩国传统的优势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对华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韩贸易结构主要表现出垂直互补的关系,产业间贸易占据主导。中国对韩出口主要是农产品(包括水产品)、轻纺等轻工业产品以及一些工业品制成品,其中,农产品和轻纺产品多为要素禀赋较为密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且技术含量不高;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易受到冲击,出口产品数量虽多,但总金额不大,一旦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就很容易被替代。这种互补性的双边贸易结构和分工模式是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结构本身就存在不平衡的因素,逐渐拉大了我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 2. 韩国对华投资带动大量原材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的进口 近些年来韩国公司的对华直接投资一直在快速增加。2017年,韩国对华投资额48.8亿美元,远远大于中国同期对韩国投资的6.5亿美元。随着三星、现代、LG、大宇等大型韩国公司进入中国,大量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型韩国公司也纷纷跟进。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的最大投资对象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开拓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二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把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其最终产品销往第三国,如欧盟、美国等。加工贸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中国产品原材料在质量和规格上往往达不到韩国公司的要求,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仍然从韩国进口,这样就造成贸易顺差转移效应,产品原产地发生变化,使得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增加,而对韩国的贸易顺差减少甚至逆差。中韩贸易的逆差状态就受这种效应的作用。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探讨所的调查表明,在中国的韩企所需要原材料的58%需要进口,其中从韩国母企业采购的比例为35%,但是生产的产品却只有30%出口到韩国。随着韩资公司对华投资大量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随之增加,中韩贸易逆差也随之扩大。韩国对华投资带动本国产品出口是我国对韩国贸易逆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3. 韩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韩贸易的作用 韩国是一个贸易壁垒较为严重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韩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方法,而这些贸易壁垒方法对中国商品进入韩国本土市场的障碍最为显著。韩国采取关税及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方法等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林牧副渔等资源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这些关税的实施实际上构成了对我国优势产品的贸易限制。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均在韩国关税配额管理的范围之内,如大豆、红豆、绿豆、芝麻等,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许多农产品的配额外关税高达300%以上,事实上等同于配额外的禁止进口。除了关税壁垒,韩国还对我国出口韩国的产品设置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如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抽检率以及设置技术型贸易壁垒等。这些歧视性的规定,不仅限制了我国具有优势竞争力产品的对韩出口,增加了我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同时也损害了广大韩国消费者的利益。 三、缩减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中韩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产生消极作用,韩国已连续8年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不仅导致两国频繁的贸易摩擦,也成为作用两国关系的消极因素。所以,如何努力减少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加强两国紧密的贸易联系,也成为摆在两国政府间一个紧迫和现实的问题。针对两国间巨额贸易逆差的近况,韩国政府应积极寻求合作点,进一步减少限制性关税目录,减少贸易壁垒,削减高峰关税。同时,韩国也应该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尽快给予中国出口产品以公平待遇。中国在进口韩国产品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韩国本土市场,扩大对韩国的出口。 1. 加快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 保持住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商品档次。中国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对韩国出口的传统产品也多属于这两类,但这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最为激烈,也最易受到冲击。所以,我国除了在传统的出口产品上保持比较优势外,也需要对出口产品实施二次开发,提高这些传统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使产品档次得到提高,尽快从“以廉取胜”和“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并且逐步向多样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关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应该加大开发力度,充分挖掘此类产品的出口潜力,扩大其出口份额。只有这样才能使出口产品真正成为高创汇产品。提升我国对韩出口商品的档次,开发商品的深层次价值,有助于中韩贸易走向平衡。 2. 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更高层次的合作 2017年,中韩两国贸易总额达到2,151亿美元,中国持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以及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近年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走出国门,向海外扩张。而韩国作为中国近邻,以其特有的汽车、电子、造船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公司的目光。2017年,中国对韩投资总额6.5亿美元,继2017年1.6亿美元,2017年4.1亿美元后,继续保持增长。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对韩累计投资总额达到37.36亿美元。同时,在2017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48.8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逆投资对象国,也是中国第六大投资来源国。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日益加快,FTA的签署将会进一步促进中韩两国的贸易往来,对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影响。同时,我国应积极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一要引导韩国公司的投资方向,鼓励韩资公司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使韩国的对华投资呈现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格局;二要引导韩资公司积极转变其从韩国本土进口原材料到在中国就近使用原材料,提高韩资公司在华采购率,这就需要中国在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提升中国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同时,中国公司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我国公司对韩投资,政府部门及商会应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公司拓展对韩国的投资。这样不仅可以使双方经济合作更加紧密,而且可以带动中国对韩国的商品出口,减少我国贸易逆差,从而促进两国间贸易的均衡发展。 3. 通过双边磋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中韩两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应该采取妥善方法加以解决,打贸易战和贸易保护只能造成两败俱伤,也不利于两国相关产业的自我提升,因此,在解决贸易摩擦时,韩语论文范文,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是解决两国间贸易逆差问题的关键。从中韩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中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是中韩贸易逆差扩大的重要原因。韩国应客观公正地对待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积极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为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针对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中韩两国应通过磋商,取消韩国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的贸易歧视性政策;进一步缩小限制性关税目录,取消非关税壁垒,为中国产品进入韩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两国政府应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采取方法化解冲突;建立出口协调机制,加强对公司的政策指导,帮助双方公司调整出口;两国政府制定合理、公开与透明的关税及出口政策,加强海关合作,逐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合作。例如,关税政策的协调、非关税方法的简化、海关通关制度的协调和简化。加强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减少两国贸易逆差的重要途径。 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人为的干预会造成市场失衡,但在现实中,如果两国贸易长期不平衡,一方贸易逆差巨大,也必然会作用两国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中韩双方既要客观看待巨额双边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两国间贸易不平衡问题,这也符合两国发展长期友好交往的大局。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是长期的,韩语论文网站,而不是权宜之计,双方应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双边经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中韩两国经济关系的长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