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比较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去比较,应该对两国道德教育的传统进行深层的挖掘和解剖。因为从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旧的传统德育中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可比较性。其传统的道德教育依然隐藏在现实的道德教育下,并且发挥着重要影响。这种深层的旧物,“是隐匿于现在活着的文化背景下的”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文章着重略论中国和韩本的传统道德教育特点,进而略论两国传统德育的异同,进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国传统德育,韩本传统德育,特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36-0198-02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指与现代道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显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精神。它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型的,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发奋图强的群体本位思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具体特色表现如下: (一)强调伦理本位 所谓伦理本位,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情观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伦理关系和封建纲常为准则,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伦理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伦理教育。具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理次序和规范的遵守。在此过程中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始终体现着和谐人生、稳定社会的基调。孔子德育内容博大精深,而核心则为“仁”与“礼”。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孝是仁之人伦之根本,因此儒家伦理体系中最大特点是注重家庭,伦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国,家国同构,十分注重国家和家族观念。 与此同时,儒家道德教育还强调礼教,所谓“克己复礼”。礼是指遵守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这样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学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学化了。使道德具有了政治与法学的强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治政、治国的政治指导。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培养具有“仁”和“义”的“内圣外王”的君子。所谓内圣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身养性;所谓外王主要是指为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内圣的目的和行为化。因此按儒家的人格设计,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本,知识是人的外化凭借,政治则是人由内通向外,用道德和知识来改造、美化现实社会的途径。因此,这种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如何实现理想人格的达成呢?那便是克己修身。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的自省,反映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体现出道德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信念来外化,是一种以自觉和自律为基础的要求。但如果这样自省的方式变成了硬性的约束,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韩语论文范文,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成为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性、进取性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指从中国吸收而来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克服“非人化”,实现人的价值,培养世界公民精神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德育,对以后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作用。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忠诚”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忽视“仁”而强调“忠”,应该被认为是韩国儒学所独有的特征。“忠”和“孝”本来是儒教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但是中国和韩国的具体阐释和侧重点不同。中国儒家主张“忠”、“孝”两全,韩国虽然也将“孝”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但对孝的理解仅仅是孝顺父母。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下,孝是整个家族制度的基础,只有血缘关系才是相互协力和援助、至诚至意的基本对象。相反韩国的社会意识中对君主的义务就已经远远优先于血缘者的义务。百姓之间的以重视非亲族之间的协力被称为美德。 韩国的这种本土化的儒家思想,一方面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强调对封建君主的顺从和忠诚;另一方面渗透进韩国传统的神道教之中,从小家上升到国家,强调对长者、天皇的孝顺和忠诚。这种思想已经成为韩国人的民族心理,对后世韩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形成忠诚集团意识,韩语论文,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二)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信仰教育 韩国是一个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精神推崇备至。儒学在韩国被称为儒教,韩国人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视为一种信仰,并深深地融入到民族精神的血脉,成为韩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古代韩国人的理想形象是“儒生”。“儒生”有三个特点:胸中有文墨,不然不能称其为文化人,但并非一定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要懂汉文,能够在言论中引用圣经贤传;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儒生”不仅要有学问,更要体现在行动中,重视实践;要有和谐的人格,要有优良的气质,把内在的质朴表现为外在的教养美,即文质彬彬。所以韩国力图教育国民成为“儒生”此外,韩国人非常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大小小的文化遗址都被保护起来,已经遭到破坏的,他们便尽快修缮,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习俗保护民俗艺术,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所谓“阁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 三、中韩道德教育传统的共有特点 通过例举两国的道德教育在各自文化历史传统中体现出了各自特点,但在相似的东亚传统文化圈的作用下使得两者又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的道德教育的传统: (一)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 中国正是通过这种道德中介,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存续服务的。同样韩国由于受到中国儒教文化的作用,道德教育也自然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变化,但是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没有变。各国教育都在日益重视道德教育的今天,两国仍然应该把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加以具体略论并在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继承。 (二)群体主义的传统 中国特色的人本侧重点是在功能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本体方面。儒家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儒家的伦理道德关注的是整体、群体的文化特质。这种群体主义传统对韩国而言亦是如此。韩国的群体主义更多地表现为集团主义的倾向,重视集团其他成员一起活动的意识。社会生产方式对个人的制约都是客观的,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甚至走向极端从而忽视个体的存在及其价值是中韩两国道德教育都存在的问题。 (三)道德教育政治化的传统 我们的德育侧重点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其优点是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文化的整合起了理论上的推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行为都受道德的约束。负面的意义是中国的政治关系主要是道德化的人伦关系发展而来,裙带关越发明显,导致了政治上任人唯亲的出现。韩国同样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道德教育中存在政治化倾向,如前所述,如皇国史观、神道国的信仰、武士道的精神都反映这一点。 四、文化视域下的中韩道德教育的异同略论 中韩道德教育的异同存在很多方面,笔者仅从文化的视角,研讨对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及其成因。 (一)德育依据文化前提的相异性 中国自古就拥有独立的文化体系,具有原发性的特征。而韩国主要靠借鉴吸收先进国家的文化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相比较,韩国属于“低势文化”,其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显得很弱,而移植模仿的特征一直很突出。不仅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但是韩国不是单纯照搬,更多的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比如中韩两国的儒学就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中国的儒家强调“仁”,韩国重视“忠”。 (二)德育观念的相异性 中韩德育观念和思维也产生排他性和学习性的特征,韩国主要是岛国,很少有被外部征服的担心。关于中国的传统来说,中国周边的地区,往往是蛮夷之地,是总给自己带来武力威胁的地区。中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造成了民族自豪感,认为自己周边的文化都不如自己,最后思维局限化导致了封闭,作用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道德教育固守着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韩国由于并且善于学习,并加以吸收,最终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文化。 (三)德育现代化过程的相异性 由于中国文化的排他性特征,使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固守僵化。而韩国道德的学习化特征,使得与西方现代化文化相遇时尽力避免冲突并取其精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厚重,因此面临新文化时显得不自如,体现了稳重性。韩国历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很容易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吸收先进的文化,并加以改造,使之变成更适合本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具有鲜明的可变性。 (四)德育目的的相异性 韩国的教育形态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的教育形态。因为古代中国的教育是以科举为中心的,科举的目的主要是选拔人才,因而产生了教育也应以选拔为前提的思想,这种观念到现在一直存在。而韩国的教育目的正好相反,是普及、提高为目的的。韩国的教育已经融化于韩常生活之中,而且这种提高并不标榜很功利的目的,把受教育国身看作是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当代中韩道德教育比较探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5. [2]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9.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 [4]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6]程增俊.韩国公民教育中的儒学精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4). (责任编辑:石 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