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结构新动态[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提要 中韩建交十五年来,两国间贸易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相互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两国的贸易结构日益接近,逐渐由互补关系转向竞争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产业发展是贸易之源的视角,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等三个层面,略论了近年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主导产业,韩语毕业论文,由轻工业品向重化工业产品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中韩贸易进入新的稳定发展阶段的新动向,并得出相应结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产业结构 贸易结构 新动态
  
  中韩建交十五年来,韩语论文题目,两国贸易发展无论从双方在对方国家的贸易地位还是双边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乃至贸易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7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7年韩国成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在贸易规模迅速增长的良好景象下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对韩国持续巨额逆差,贸易收支严重不平衡,贸易磨擦加剧。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近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日益呈现高度化,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增速出现减缓趋势,贸易进程逐渐由产业互补推动的快速发展期转向由产业竞争所致的新的平稳发展期。关于中韩贸易的结构性变化来说,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主要动因,产业竞争力是基本动力,技术创新能力是根源。本文基于贸易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三者的内在本质必然联系,从产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等三个层面,探寻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变化的新动态
  
  一、我国产业重工业化与中韩贸易新变化
  
  1992年中韩建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阶段,也是韩国制造业结构调整,韩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时期,韩国迅速将转移重点放在新兴的中国大市场,我国也顺利承接韩国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形成了我国从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中间产品,并向欧美为主的世界各市场出口最终产品的贸易格局。这种特定的贸易流模式也体现着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显然,这样的产业地位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倾向于轻工业品,而韩国大量出口重化工业品的情况则反映了韩国当时的重化工业特征。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中韩贸易显然处于垂直的互补关系,中韩贸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调整期之后,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韩双边贸易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在2017―2017年期间,中韩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6.1%,中韩贸易收支进入严重不平衡状态。但2017年开始出现中国对韩贸易赤字增速减缓的趋势,中韩贸易进入较稳定发展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贸易结构的变化。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中轻工业品逐渐减少,重工业产品大幅增多,尤其是铁钢板、线材钢棒及钢筋等钢铁制品的出口增加,韩国的进口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钢铁金属制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从2017年开始由进口专业化向出口专业化转变。2017年1―6月,中国对韩国的钢板出口同比增长107%。可以看出,我国重工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这是由于我国产业已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随之推行的相应的重化工业政策,使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由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产品转变。因此,中韩出口商品重合度和出口结构相似度大幅上升,中韩在欧美等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关系日益向水平式的竞争关系转变。
  
  二、我国产业高加工度化与中韩贸易结构新变化
  
  按照UN的BEC分类标准,产品按加工层次的高低主要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等三大类18种品目,其中初级产品包括未加工的产业用饮食品材料(111)、未加工的产业用原材料(21)、燃料及润滑油(31);中间产品又分为半成品和零部件产品,其中半成品包括已加工的产业用饮食品(121)、已加工的产业用原材料(22)、汽车车身(321)、已加工的燃料及润滑油(322)等,零部件包括除运输装备以外的资本物品零部件(42)、运输装备的零部件(53)等;最终产品包括资本物品和消费物品,其中资本物品包括除运输装备以外的资本物品(41)、产业用运输装备(521),消费物品包括家庭用饮食业制品(112)、家庭用饮食业半成品(122)、客车(51)、其他非产业用运输装备(522)、耐用消费品(61)、半耐用消费品(62)、非耐用消费品(63)等。
  
  长期以来,我国从韩国进口的商品80%左右是中间产品,也反映了韩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和我国中间产品的对韩国的进口依赖。但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钢铁、化学等重工业主导政策的推行以及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政策的推广,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韩贸易结构按加工度划分,呈现出如下几点特征。
  (一)逐渐形成以中间产品为主的中韩贸易结构。如果按加工度划分,在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中,中间产品已超过最终产品,居第一位,如表2所示,2017年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中中间产品占57.4%,同比增长2.4%,最终产品占36.2%,同比增长0.4%。同年,我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中,中间产品由2017年的82%降为79.3%,同比减少2.7%,最终产品占17.3%,同比减少2.4%。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效应已日益显著,并逐渐向出口导向阶段迈进。同时我国对韩国的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快速减少, 2017年已缩小到6.3%,零部件产品的出口却大幅上升,已由1992年的1.6%上升到2017年的20.9%。2017年我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中初级产品也只占0.7%,零部件占35.9%,中韩在中间产品领域的交易频繁,产业内贸易逐渐增多,中韩产业在中间产品领域的竞争格局逐步形成。
  (二)在最终产品的对韩出口中,资本物品的出口竞争力日益上升。十五年来,资本物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消费物品出口逐渐减少,到2017年我国资本物品出口在最终产品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消费物品。2017年我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中最终产品占36.2%,其中资本物品占18.7%,比1992年增加6倍,消费物品也缩小为17.5%。同年,我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中最终产品占20%,其中资本物品占16.7%,最终消费物品占3.3%。同样,资本物品的进口比重明显也高于消费物品的进口比重。可以看出,随着我国资本物品的出口能力的提升,中韩在资本物品方面的产业内贸易在增加,出口结构日益体现相似性。
  
  (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快速减少。2017年在我国对韩国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仅达到6.3%,相当于1992年的17%的水平,下降速度较快。
  
  三、我国产业技术集约化与中韩贸易结构新变化
  
  一般来讲,贸易结构的高度化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又源于产业的技术创新。由于各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不同,产业按技术层次的高低可分为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往往包括电子通信、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宇宙航空、医药品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化学纤维、一般机械产业、专用机械、汽车、电器设备等,中低技术产业包括石油加工及焦炭、橡胶、塑料、非金属、金属制品、造船业等,低技术产业包括农副产品、食品、饮料、烟草、纤维、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皮革及毛皮、竹木制品、家具、纸品印刷业及其他制造业。

  中韩贸易结构按技术层次的高低划分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我国对韩国的高技术、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加,低技术、中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日益减少。如表3,自2017年我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中高技术产业产品所占比重首次超过低技术产品比重以来,连续三年出现高技术产品出口居首的现象,并日益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2017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达到30.8%,比1992年中韩建交初期增长8.6倍,接近于韩国2017年(31.7%)的水平,而低技术产业在1992年-2017年期间却缩小了一半,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则处于较稳定发展阶段。这种发展趋势也与韩国当前的出口商品结构特征非常相似。
  (二)我国从韩国进口的高技术、低技术产品减少,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产品增多。2017年从韩国进口高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首次出现减少的趋势,其中高技术产业进口幅度减少主要是由于我国电子通信产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而低技术产业进口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纤维产品的贸易明显处于出口专业化状态。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的进口整体上虽有增多,但中高技术产业中的汽车、中低技术产业中的钢铁等产品进口幅度明显降低。2017年1―6月从韩国进口的汽车配件等产品减少14%,相应地中国对韩出口的钢板增长率达到107%,钢铁产品的贸易收支2017年以来已由赤字变为黑字。
  
  (三)带动我国出口商品大幅增长的主要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一般机械、汽车、钢铁等高技术、中高技术及中低技术产业,尤其是2017年1―6月,中国对韩国的平面液晶及传感器出口增长率高达267.8%。但从当前上述三种产业的贸易收支而言,整体上仍处于赤字状态,只有低技术产业才带来贸易黑字,说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及中高技术产业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增长趋势,其竞争力仍然有待于快速提高。
  (四)我国从韩国进口幅度增长较快的产业是精密仪器、化学原料、一般机械、专用设备、石油加工及焦炭、塑料、非铁金属、橡胶等高技术、中高技术及中低技术。进口幅度减少较快的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和钢铁产品,整体上进口幅度下降较多的是低技术产品,中国和韩国的低技术产业内贸易在日益减少。
  
  四、结论
  
  从1992-2017年中韩贸易的总体发展态势而言,中韩贸易规模以年均24.5%的高速持续增长,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日益接近,贸易关系逐渐由互补关系转为竞争关系,尤其是2017年开始两国间在重工业产品或中间产品、高技术产品之间的贸易竞争更加明显,中韩贸易收支逐渐出现趋于平衡的态势,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的中韩贸易终于进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一)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主导产业由轻工业品向重化工业产品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资本物品的出口超过消费品的出口,零部件产品出口快速增加。
  尤其是电子信息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业,钢铁金属制品在韩国进口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其贸易专业化指数2017年开始由进口专业化向出口专业化转变,竞争力大幅提高。
  (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导致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的直接因素。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推行下,我国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效应逐渐形成,中间产品的国内调配指数(最终产品出口额/中间产品进口额)上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我国对韩国的出口竞争力上升。中韩出口结构的相似度日益提高,导致中韩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深化。其次,产业升级推动贸易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的资本物品进入出口导向期,消费物品进入成熟期,半成品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期转变,零部件已进入进口导向的末期。
  (三)我国从韩国进口大量中间产品主要依赖于韩国在华投资公司的加工贸易,然而由于中国近几年采取减少外商投资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限制引进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公司方法,韩国在华投资增长率明显降低。因此,韩国的投资带动的进口诱发效应自然就降低,导致从韩国进口的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大幅减少。
  (四)我国的贸易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一是由于2017年以后虽因油价上升而进口价格上升,但由于2017年以来我国的出口主导产品电子电器等商品的出口价格在上升,2017年以来钢铁金属、机械、化学制品等出口单价都趋上升,所以贸易条件仍得到一定的改善。这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起到重要的促进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朴光姬: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及问题,《当代亚太》,2017年第7期。
  阴之春:中韩贸易结构略论,《求事学刊》,2017年第3期。
  李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略论,《国际贸易问题》,2017年第4期。
  韩国贸易协会:2017年韩中贸易结构略论,2017年8月。
  韩国贸易协会贸易探讨所:2017年韩中贸易结构略论,2017年8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