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额逐年增长,文化贸易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然而我国对韩的文化贸易存在巨大的逆差,这令人不得不担忧。从完善我国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探讨中韩文化产品贸易,略论产生逆差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关于中韩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作用力。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中韩 文化贸易 贸易逆差 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将其视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些发达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出口产业的主力,为国家创造了丰厚的产值。在亚洲,韩国、日本等国家也先后成立专业的文化发展机构,并在政策以及财政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可以说文化也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 从1994年起,中国已经连续18年保持对外贸易顺差,但是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在文化贸易方面,尽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有限等原因,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始终处于严重逆差形势。近年来,中国和反差较大的韩国之间的文化贸易活动就很能说明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中韩文化贸易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中韩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对比 韩国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韩国在文化贸易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第五位,尤其是在文化产品输出领域具备了绝对优势,在亚洲以及全世界都造成了较大的作用。 韩国的文化贸易的主要包括影视、游戏、动漫、漫画出版、图书期刊等十个领域。近几年来,中国的市场中随处可见韩国的商品,韩国文化正大肆涌入中国市场,“韩货”受到中国市场追捧,这主要是由于韩剧的流行,从而将韩国文化带入中国,如《大长今》、《宫》等韩剧在中国引起了“韩货”的热销,从韩国轿车到韩品牌的手机、美容产品、游戏产品等等。 2017年韩国文化产业市场总销售额为50亿万韩元,约占韩国当年GDP的6%,出口的文化产品总额为9.39亿美元,这其中游戏产品的出口额最大,为2.614亿美元,在文化产业比重中占28%,出口的影视著作为194部,贸易额为5848万美元,出口到亚洲的为4532万美元。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上有75%的产品是韩国引进,而2017-2017韩剧也占据了中国各省台黄金播放时间的25%。另外韩国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其他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产值,创造了4.5亿韩元的间接就业岗位效果,收益巨大。 反观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文化硬件产品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生产、储存、传播文化的工具以及物态载体都属于文化硬件贸易产品的范畴。但在文化“软件贸易”领域,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漫、印刷出版物、视听表演艺术、音像制品等,还非常薄弱,我国的文化贸易逆差主要发生在这一领域。中国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可以从表1、表2明显的看出来: 表1.2017年中国主要文化贸易产品逆差统计(以进出口现金为标准) 表2.2017年中国主要文化贸易产品逆差统计(以进出口版权种类为标准) 出口种类 进口种类 图书期刊 1436 10131 音像制品 3 234 电子出版物 78 155 软件 0 401 电视节目 0 3 我国大部分的文化产品都需要进口,进口与出口额倍数差距从几倍到几十倍,报纸和图书期刊的贸易逆差情况最为严重,而在版权贸易中软件以及电视节目完全依赖进口,出口量为零。由此可见,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1)政府方法 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鼓励并帮助制作单位低成本将文化产品出口海外,这不仅促进更多韩国文化流入国际市场,也极大地激发了制作企业出口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同时韩国政府实施资金支持时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设立多项专用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促进信息化基金、影视振兴基金等;另外韩国文化产业部门还利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支持文化贸易产业的发展需要。这一系列行为使“韩流”像一阵飓风,席卷了国外市场。 在中国,政府没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方法。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本想进入文化产业难度大,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渠道窄,文化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此外,通关程序复杂使文化产品失去时效性,价值降低。 (2)产业结构 中国在文化“软件贸易”领域,包括电影动漫、影视剧、电视节目、音像制品、会展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十分薄弱。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普遍存在分布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明显等问题。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出口和国家总体外贸出口水平差距甚远。 文化产品的出口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出口的不足说明中国的国际文化作用力小,感召力弱。2017年,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比例约为1:10,而韩国的文化贸易顺差约为1:20 。 (3)观念落后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文化的性质单一,只作为理论和交流用,很少人会想到文化也能成为商品来进行贸易活动。没有“文化经济化”意识,文化产品发展的营销思维上也很局限,使得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特别吸引人,可以引领世界文化的产品。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何其丰富,但是文化怎样推广、何时推广、如何转化成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问题。 关于文化产业经济化的不重视也导致我国的文化资源的流失,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却被韩国抢先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三国历史人物曹操竟也被认为是韩国人。近几年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我国文化财富被他人占有和利用。这说明我国关于文化的观念还停留在交流、架空的层面上,将文化贸易单纯的看做宏扬国家传统或是简单的国际交流的方式,缺乏“文化经济化”意识及营销理念,所以效益非常低下。 (4)缺乏品牌 韩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如夜心万万、人气歌谣、情书等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非常高,又如韩国的电子游戏如泡泡堂、跑跑卡丁车、永恒之塔等也是我国对韩进口的主要文化产品,但中国却缺乏能够引领国际文化市场的品牌。 当前,我国文化贸易缺少的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强并且符合国际市场审美的原创文化品牌。我国的文化产品只能在低附加值领域进行恶性竞争,丰富的文化元素不能转化成可以占领贸易市场的文化产品,难以引起国际文化市场的共鸣。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国际文化品牌,韩语论文题目,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接受度是我国文化贸易发展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改善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对策 (1)政府政策推动,加快法学建设 政府应该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需求,改善我国文化贸易方面的政策及法学体系,积极鼓励文化产品的出口。将文化的振兴提高到完善综合国力的高度,把文化的传播与民族命运的未来相结合,给予宏观调控和市场指导帮助。对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尤其是在财政支持、投资渠道等方面,给予公司优惠政策。简化文化产品出口的繁琐手续,提高贸易效率。不断壮大公司自身实力的同时借鉴韩国在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的政策,比如对文化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成立文化贸易产业专门机构,了解产品进出口情况,协助处理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事务;拓宽文化公司融资渠道,设置文化产业基金,为公司造就多元的资金局面;及时出台文化贸易专门的法学法规,保障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韩语论文题目,保障公司权益,规范产品进出口秩序。 (2)树立“文化经济化”的意识,提升文化内涵 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交流,它还蕴含了强大的经济价值潜力。我们应该摒弃无视文化经济价值的观念,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市场。 在文化内容方面,应以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深化文化内涵,近一段时间,汉服等中国富有内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国内外的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大部分还没有转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许多文化遗产并没有成为中国的社会财富。所以,要切合国际文化市场的要求,深化中国特色文化,进行文化的再创造,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又能迎合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将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 (3)利用货物贸易的优势,宣传我国文化产品 利用我国货物贸易的优势以及渠道带动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第一,积极利用我国在商品贸易方面的优势经验来制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战略;第二,利用我国货物贸易已经开拓的销售渠道来推动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进行文化搭台、造势等活动;第三,利用相关产品来推广文化,比如韩国通过韩剧、综艺电视节目等途径来宣传其本地文化特色如“韩医”、韩国饮食文化等;第四,利用已经建立起知名度的商品品牌或是容易被公众所接受的文化元素进行新的文化品牌的塑造; 在文化产品的宣传上应该注重产品的营销和包装力度,借鉴韩国文化产品宣传方式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媒体,积极与境外传媒合作,利用如电视、植入广告、广播等宣传和推广我国文化。 (4)培养国际知名的名族文化品牌 商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知名品牌关于提升公司的利润和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文化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一提到KBS,大家都知道许多在中国大热的韩国电视剧都是出自这个企业的产品;又如许多中国观众爱看的韩国综艺电视节目都是出自SM企业的著作。 一些社会作用力大、公众效益好的文化公司可以进行产业联盟,提高产品竞争力,然后扩大生产规模,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品牌。 (5)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人才队伍 我国的文化产品急需“走出去”。中国现在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熟悉国际文化贸易市场运行规则、行业融资及海外营销渠道和方式,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文化经济化”意识的人才。为了拥有这样的文化贸易人才,一方面可以在各大高校开设国际营销、国际文化贸易等课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力引进国外经营管理人才,既为公司输送了新鲜文化血液,又能优化人才结构。除了丰富人才队伍之外,公司还应该制定一些优秀文化创意奖励方法,在更大程度上鼓励文化贸易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书华,王华强.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的比较略论.对外经贸实务.2017.4:87-89. [2]詹小琦.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探索.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7.8:36-39. [3]姜锡一. 韩国文化产业[.韩国: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2017.3. [4]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9. [5]成林.中韩文化产品贸易探讨.北京.商业经济.2017.6. [6]深圳市特区文化探讨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探讨(深圳)基地.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5. [7]李雪威.韩流汉风:中韩文化交流之因由与深化.求索.2017.6:73-75. [8]曹岚,卢萌.刍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对策与战略.2017.2:22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