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编跨文化适应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华韩国和在韩中国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韩两国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韩两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有明显异同,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多程度上作用着的跨文化适应、心理特质及行为。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 中韩两国 心理健康 问题提出 当一个人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时,不同文化的冲击会使他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甚至会出现忧郁症状。这种认知、情感及行为上的不协调的心理行为体验叫做文化冲击。文化冲击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阶段,随着个体对人际关系调节和生活的适应将会消失。但对经历不同文化生活的人来说,文化冲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的作用力足够改变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为适应环境,不仅要承受新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压力,而且还要完成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外国人角色和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代表人的角色。后者是只赋予给的特殊任务。 中韩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到国外接触不同文化环境时,同样面临文化适应问题。借着邻邦和同属儒家文化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性,相关于西方国家的,中韩两国融入当地社会的步伐要快得多,但整体上,他们仍无法自如地融入异国文化。而且,从完成生活和学业两项任务的责任感和压力的角度上看,他们为适应不同文化所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痛苦同样多。 近几年,虽然国内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适应及身心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其探讨成果为数甚少,而且大部分停留于特定国家群体的跨文化适应探讨,而不是以两个群体的相互比较探讨,无法避免跨文化视觉上的片面性。在实际运用中,只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运用,而无法回答相互交流中的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实际问题。 探讨措施 调查对象。对来华韩国和在韩中国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回收率为90%)。其中来华韩国157份,在韩中国167份,男生126名,女生198名。 测量工具。本探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跨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测量问卷, 结合对中韩近50名的深度访谈,编制了中韩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问卷。初始问卷38个项目,正式施测问卷修订为28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问卷包含跨文化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两个领域,跨文化领域包含三个纬度:文化异同认知,即对不同文化之间异同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包括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概况、价值观、礼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知识及对该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文化适应经验,即对异文化的接触经验或体验经历;文化冲突对策,即略论和解决异文化导致的个人自我结构和行为结构异常的措施与行为方式。心理健康领域包含四个纬度:敏感性,即对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认知和判断过程;乐观认知,即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自我控制感,是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情绪调节,即个体对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作用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情绪的发生、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① 结果略论 问卷的因素略论及信、效度检验。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究性因素略论及相关略论。因素略论采用主成分略论,因子旋转采用最大正交旋转。一是跨文化领域因素略论及信、效度检验。跨文化领域问卷因素略论的KMO系数为0.855,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188.143,显著水平小于0.001,表明可以进行诱因略论。最后,抽出了3个因素:分成文化异同认知、文化适应经验、文化冲突对策等,共包括14个题项,这3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1.694%。问卷因素的 Cronbach’s Alpha 依次为0.748、0.744、0.562。本探讨采用结构效度指标来检验其效度。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是0.416**、0.482**、0.436**,显示了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二是心理健康领域因素略论及信、效度检验。心理健康领域因素略论的KMO系数为0.797,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869.820,显著水平小于0.001,表明可以进行诱因略论。最后,抽出了4个因素:乐观认知、自我控制、敏感性、情绪调节等,共包括14个题项,这4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4.126%。问卷因素的 Cronbach’s Alpha依次为0.550、0.660、0.640、0.606,本探讨采用结构效度指标来检验其效度。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都是0.397**、0.409**、0.372**、0.343**、0.207**,显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 心理健康与文化适应各因素上的中韩异同略论。采用多因素方差略论对中韩两国在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各因素上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韩两国之间跨文化适应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中都存在显著异同。跨文化适应领域中,除文化适应经验之外的文化异同认知t=7.022**和文化冲突对策t=3.516**两个因素的异同比较明显。心理健康领域中,乐观认知和自我控制因素没有显著的异同,但敏感性t=4.845**和情绪调节t=2.536*具有显著的异同。 跨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第一,跨文化适应因素与乐观认知的回归略论结果表明,在有效范围内,R2=0.355,F=15.391***。这说明跨文化适应因素对乐观认知有作用。结果也表明文化异同认知(β=0.191,p=0.000)和文化适应经验(β=0.200,p=0.000)对乐观认知有显作品用。同时,对中韩两国的比较结果显示,在韩中国是文化适应经验(β=0.310,p=0.000)对乐观认知有作用,来华韩国是文化异同认知(β=0.303,p=0.001)对乐观认知有作用。第二,跨文化适应因素与自我控制的回归略论结果表明,在有效范围内,R2=0.346,F=14.526***。这说明跨文化适应因素对自我控制有作用。结果表明文化适应经验(β=0.256,p=0.000)对自我控制有显作品用。同时,对中韩两国的比较结果表明,在韩中国是文化适应经验(β=0.212,p=0.013)对自我控制有作用,来华韩国也是文化适应经验(β=0.207,p=0.016)对自我控制有作用。第三,跨文化适应因素与敏感性的回归略论结果表明,在有效范围内,R2=0.349 F=14.835***。这说明跨文化适应因素对敏感性有作用。结果也表明文化异同认知(β=0.371,p=0.000)和文化适应经验(β=0.060,p=0.000)对敏感性有显作品用。同时,对中韩两国的比较结果显示,在韩中国是文化异同认知(β=0.355,p=0.001)对敏感性有作用,来华韩国也是文化异同认知(β=0.255,p=0.013)对敏感性有作用。第四,跨文化适应因素与情绪调节的回归略论结果表明,在有效范围内,R2=0.290,F=9.780***。这说明跨文化适应因素对情绪调节有作用,特别是文化异同认知(β=0.337,p=0.000)对情绪调节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对中韩两国的比较结果显示,在韩中国的文化适应认知(β=0.326,p=0.002)对情绪调节有作用,来华韩国也是文化异同认知(β=0.314,p=0.006)对情绪调节有作用。 结论与启示 通过中韩两国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比较略论,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在韩中国和来华韩国之间的跨文化适应因素与心理健康因素有明显异同。第二,跨文化适应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作用力,特别是针对具体的心理健康因素呈现不同的倾向。在韩中国的文化适应经验作用他们的乐观认知和自我控制,文化异同认知作用敏感性和情绪调节。来华韩国的文化适应经验作用他们的自我控制,文化异同认知作用乐观认知、敏感性和情绪调节。文化冲突对策未显示显著的作用力。 跨文化融入与适应过程是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个体必经的心理过程。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学生与教师的交换项目的实施较频繁的现在,关心的跨文化适应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符合建构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条件。 为了使更多的人关注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其探讨,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定和发展教育的具体政策及管理中应对如下几个方面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倾斜:第一,构建跨文化适应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创设各种跨文化适应教育项目,专门负责对留学前的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跨文化适应教育,增进大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认知能力。第二,组织多元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经验,以经验促认识,提高文化异同认知能力和文化冲突对策能力。第三,探讨和发展各种教育探讨和项目开发,促进跨文化适应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和完善文化适应教育的课堂化、网络化,使文化适应教育走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系统化和现代化。第四,发展跨文化合作项目,增加在国内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机会,在交流中,相互认识,发展友谊,增进了解,以便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修养及专业水准,为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提供平台。(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注释 ①郑雪:《人格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第337~380页。 ,韩语论文题目,韩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