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发展。韩国对华投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中国对韩国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看,两国直接投资面临着结构升级、转型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两国需要进一步采取方法,以促进直接投资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直接投资;经贸关系;全球化;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1-0093-03 2017年,韩国已成为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四大直接投资(FDI)来源国,而中国则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2017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 599亿美元。 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 1.韩国对华投资起步晚、发展快。韩国的对华投资始于1988年,在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得到较快的发展。1993 年、1994年, 韩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7%、146%,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持续到1996年。从1997 年至2017年,因金融危机的作用,韩国对华投资暂时减少。金融危机之后, 随着韩国经济的恢复,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韩国对华投资重新进入活跃期。2017年起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截至2017年12月, 韩国对华累计实际投资项目为62 988个,总额为225 亿美元[1]。 2.投资领域从低端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拓展。从1988年至2017年,在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81%左右。20世纪80年代对华直接投资初期,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玩具、鞋类、皮革加工等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2017年以来,随着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机电、炼油、运输、建筑、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 3.投资地域从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扩散。2017年以前,韩国直接投资80%以上集中在临近韩国、并且生活着大量朝鲜族居民的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近年来韩资有向南扩展的趋势。如,2017、2017年在江苏的投资额分别为12.25 亿美元、26.96亿美元,仅次于山东的24.40亿美元和38.81亿美元,对上海、浙江和广东的投资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同时,韩国在江浙沪粤地区的单项投资规模要比在环渤海湾和东北地区的投资规模大得多,比如2017年,在山东的单项投资规模为76万美元,在辽宁为57万美元,而在上海为117万美元,浙江为131万美元[2]。这说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投资逐渐向南方扩展。 4.单项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两国建交之初,韩国对华投资以中小加工型项目为主,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不足50万美元。此后有所扩大,1998年单个合同投资项目规模已达153万美元。但2017年又下降到59万美元,此后又逐渐提高,2017、2017、2017年分别为84万美元、92万美元和94万美元。但与韩国对外投资平均规模230万美元相比,对华投资的每一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仍然偏低。近年来,随着韩国的机电、汽车、化工、金属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公司对中国投资逐渐增加,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正逐步扩大,2017年合同平均单项投资规模达到158万美元[1]。 5.投资方式以独资或控股为主、运营方式从封闭型走向“本土化”。韩国公司对华投资大多采取独资或控股的方式,其中采取独资方式的占77%左右。早期,多数公司选择了封闭型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他们自建厂房、自购设备、从母企业采购零部件,管理人员也以韩方为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进入中国的韩国大公司十分重视“本土化”,如现代、三星、LG都已不满足只把在中国的企业经营成“制造中心”,而要实现产销研发一条龙。他们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雇佣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大量中国员工。 6.投资的动机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为主。初期,韩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主要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对韩国公司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据韩国国际经济政策探讨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2017年针对在中国的298所韩国公司作为对象进行的调查,韩国公司的对华投资动机按重要程度排列顺序如下:廉价的劳动力(36.12%)、进入内需市场(25.16%)、海外买方的要求(11.11%)[3]。 二、中国对韩投资直接投资的进展 1.投资增长总体徘徊,但个别年份呈跳跃性增长。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走出去”的战略,中国开始对韩投资。1998年,对韩投资项目8个,金额800万美元,1999年增长到323个,金额2 700万美元,2017年则进一步跃升至1 165个,金额7 600万美元。但此后,中国对韩投资速度有所放慢,到当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到2017年底,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累计件数为5 589件,总额为21.79亿美元,分别占韩国利用外资14.1%和1.59%,平均单项投资为39万美元。总体来看,2017以来,中国公司对韩投资大多数年份在4 000万美元~7 000万美元之间,只有2017、2017、2017比较大,其中2017年达到11.66亿美元[4]。这是由于2017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使得投资金额大增。但这种情况只在别年份发生。 2.大型项目投资以并购(M&A)形态为主。近年来,中国国有大公司抓住机会,在韩国进行了一些并购、参股方式的投资,使投资呈增势并趋于大型化。大宗收购项目对象主要为中间产品和元器件生产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液晶显示器部门、2017年中国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等几项大型投资。与此同时,这也在韩国方面引发了对高新技术外流的担心。 3.投资领域以制造业为主。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数量占绝对优势,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相关领域。而服务业在项目数量上占优势,投资项目主要为金融、航空、海运、旅游及劳务、贸易分企业和代表处等。据韩方统计,至2017年6月底,中方对韩投资累计5 393件,金额18.3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547件14.74亿美元,分别占10%和80%,服务业4 765件3.53亿美元,分别占88%和19%,农畜水产业36件608万美元,水、电、煤气、建筑业45件504万美元[5]。 4.投资主体以国有或国有参股公司居多。由于中国当前对私营公司在海外投资方面限制较多,私营公司的力量也有限,因此,当前对韩国投资主要以国有公司为主。 三、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进一步面临的挑战 1.中国利用外资战略的变化。目前,中国吸收外资的战略目的已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外商投资面临着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迫切问题。中国2017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改革强调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准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对待外资的态度也已经转向“更重质量”的高级阶段。在产业方面,2017年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环保产业,同时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入。
2.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展,中国原来偏低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韩国的1/10)开始上升,特别是2017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超时工作和保险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劳动力成本面临着进一步上升的压力。同时,中国对土地等资源及环境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资源要素价格和环境成本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公司、特别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投资将面临严峻考验。当前有些韩国中小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印度转移,或者撤资回国。此外,自2017年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15%以上。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一定程度上加大韩国来华投资成本,但同时也为中国对韩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3.韩国对产业空心化和技术外溢的担忧。由于中韩两国在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方面存在一定落差,韩国一方面担心由于投资外流使本国出现产业空心化,作用本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担心中韩相互直接投资、尤其是并购形式的投资造成技术外流,给韩国的技术优势带来不利作用。 4.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从日、韩等国的经验看,公司海外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当前,中国公司在韩国投资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投资和经营的经验,也缺乏政府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往往难以支撑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走上“不归路”,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当前中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侧重于审批和控制,相应的服务不足,比如在海外投资统计数据的全面、细致和及时性方面,中国还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应用的数据大多来自韩国方面的统计。 四、推进中韩相互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1.扩大投资范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从韩国方面看,伴随中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韩国公司在华投资所获取的低成本优势将会逐渐消减。为此,韩国公司应当适时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转变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并扩大在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在投资区域上,也要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相应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韩国公司应积极向西部扩展,充分利用国家的投资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而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为导向的公司则应向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扩展,以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技术和资本资源优势。从中国方面看,要进一步拓展在韩国的投资领域,把对韩直接投资与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投资重点近期以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电气、通讯、机械为主;中长期将突出航空、通讯、高级电子等产业的合作,并进一步推进在资源开发、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同时,中国公司还可以考虑在韩国设立研发机构,吸引韩国的技术人才,免费韩语论文,利用韩国的技术资源开展技术创新。 2.改善投资的规模结构,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从韩国方面看,要高度关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大型公司增加在华投资所提供的多种机遇,积极推动韩国大公司集团的对华投资,以发挥其资本和技术力量雄厚、抵御各种经营风险能力较强等优势,韩语论文,增强韩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中国方面看,在推动国有大公司积极投资的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私营公司、中小型公司进行投资,可以采取中小企业和大公司联合投资、中小企业联合投资、多国合资等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在韩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3.提高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服务水平。韩国政府和民间机构在促进海外投资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政策。韩国对公司到海外投资准则上实行自由化,只要不是不良金融交易者及正在办理移民海外手续者,均可到海外投资。同时,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韩国公司跨国经营时可将海外投资金额的15%积存起来以防海外投资风险,这笔款项给予免税。韩国还对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免征所得税,对海外投资者来源于海外的所得实行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的优惠制度。反观中国,政府在海外投资促进政策上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一是要逐步改革政府投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放松对公司海外投资的额度限制和外汇管制,放宽私营公司对外投资审批和限制要求,鼓励不同所有制公司走出去。二是要加强海外投资的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尤其是对那些对国内公司关联带动性强的公司进行海外投资,应该给予更优惠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三是建立政府、民间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促进机构,为公司的海外投资沟通信息,搭建桥梁,通过不同渠道为公司海外投资提供服务。 4.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与保险制度。韩国政府早在1976年就设立进出口银行专门负责对外投资的资金筹措,为海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撑。1987年韩国还根据《对外经济合作基金法》设立了对外经济合作基金,专门资助韩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开发或股权投资。韩国出口保险公社则开设海外投资保险险种,以帮助到海外投资者减少风险。借鉴韩国做法,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海外投资基金制度,拓宽我国公司海外投资的融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韩国进出口银行[EB/OL]. 2017-03-11. [2] [韩] 安虎森,周立群.韩国对华投资近况、特点与问题[J].学术界,2017,( 3):59-68. [3] [韩]刘信一.韩国对华投资的近况略论[J].思想战线,2017,(1):137-140. [4] 韩国产业资源部[EB/OL]. 2017-03-09. [5] [韩]尹胜炫.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情况的探讨[J].东北亚论坛,2017,(2):24-29. The Two-way Direct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JIN Yue-qin (School of Econom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 With the more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the FDI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been developing constantly. Despite later start, The FDI from Korea to China has developed dramatically. However, the FDI from China to Korea is on the initial stage. From the point of the two countries’ social and economic prospect, the FDI is facing the Challenges from structural upgrading, transition and policies. Therefore, several measures for promoting FDI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Globalization;Reform and Opening-up [责任编辑陈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