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烟台市是联系中国联系韩国的“桥头堡”,是连通环黄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韩日国际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扩大烟台与韩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须认真探讨烟台市中韩制造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近况和存在的问题,略论加强与韩国制造业的国际经济合作的积极有效途径,提出逐步将烟台市建设成为山东省制造业中心的对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制造业基地 国际产业转移 中韩合作 进入21 世纪,欧美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重要目标。全球制造业基地建设向中国转移的发展近况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中韩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2017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300亿美元,韩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超过3万家,投资金额累计达350亿美元,韩国是我国第四大外资来源国。韩国对华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其中80%的投资集中在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本文略论了烟台市的中制造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近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烟台市中韩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的近况与特点 韩国与烟台一衣带水;烟台是中国联系韩国的“桥头堡”。作为连同环黄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韩日国际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是我国“南资北上”进行新一轮产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烟台越来越受到韩商的青睐。从1990年开始对韩贸易到现在,烟台与韩国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市比重由不到1%扩大到28.4%;在所有与烟台有经贸关系的国家中,韩国连续4年位居贸易额第一,已成为烟台经贸合作的重要国家。 近年来烟台市中韩制造业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1.韩国在烟台的投资呈现出增长速度快、投资领域广、项目规模大。至2017年有11家位于世界500强的韩国公司在烟台投资。投资领域涉及服装、轻工、电子、机械、汽车、食品、建材、海运、化工、冶金等领域。仅大宇企业就先后在烟台投资建立了大宇重工业烟台有限企业、大宇机床烟台有限企业、山东巴通您电器有限企业、烟台大宇电子部品有限企业四家企业,投资额约1亿美元。韩国LG电子(株)企业也先后在烟台投资了LG(烟台)信息通信技术有限企业、浪潮LG(烟台)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探讨开发有限企业、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企业三家企业,投资额达5345万美元。 2.韩国在烟台大公司投资呈现公司本土化的趋势。韩国大宇重工在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多数是独资公司,而2017年6月建立的大宇机床烟台有限企业则采用了合资的形式。韩国LG株式会社在烟台的三家投资公司则全部采用合资的形式。另外,烟台现代冰轮重工有限企业、烟台万华SKC聚氨酯有限企业等都是近几年来投资烟台的韩资公司,它们全部是采取合资的形式。投资于烟台的世界500强韩国公司有77%的公司选择了合资,一方面说明烟台市在制造业方面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韩国公司投资时采取合资的形式可缩短投资周期,利用中国公司原有的设备和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表明随着韩国与烟台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加深,韩国大公司已由原来的观望态度,转变为热情高涨的投资阶段,韩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显。 3.跨国企业制造业占较大比重。从烟台市利用外资产业看,1984年~2017年外商对烟台投资的产业中,87%的投资于第二产业,即制造业领域。同样,在烟台市利用韩国投资方面,大宇重工业烟台有限企业、LG(烟台)信息通信技术有限企业、浪潮LG(烟台)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探讨开发有限企业、烟台万华SKC聚氨酯有限企业、烟台现代冰轮重工有限企业、烟台乐星汽车部件有限企业等韩国公司在烟台投资于制造业领域,占世界500强的韩国公司在烟台投资的比重为92%。 4.跨国企业开始在烟台设立研发机构。浪潮LG(烟台)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探讨开发有限企业就是韩国LG株式会社2017年在烟台设立的研发机构。经营范围主要是探讨、开发CDMA数字移动电话(包括800MHZ移动信息终端技术)和相关产品,以及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成为山东省第一家世界500强投资的研发机构。 二、烟台中韩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的存在问题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烟台中韩制造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也暴露出一些今后需要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韩国在烟台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韩国公司的投资方向与烟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衔接不够,仍不适应该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韩国在烟台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项目,且多属于一般性加工工业,而该地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传统产业结构改造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出口创汇等仍然偏少。在工业内部,韩国公司投资过多地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从而在一些地方加剧了加工工业的过度发展与基础产业相对不足的矛盾。此外,部分韩资流入了资源型产业甚至污染型产业,给烟台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作用。 2.烟台在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为主,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低端。十几年来,烟台通过吸收韩资虽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韩国在该地投资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这类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韩语论文,仅仅着眼于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而掌握高新技术的韩国大型跨国企业在烟台的投资还相对较少,无法有效发挥“溢出效应”,促进该地的技术进步。如果依照国际标准,烟台的制造业大体上处于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较低,制造业增加值为发达国家的30%左右,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5%左右。大部分公司离ODM(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阶段)、OMB(独有品牌的产品制造阶段)还有较大的差距,缺乏或没有技术推动的性价比。 3.韩国部分中小企业投资者的短期投资行为不利于两国经济合作顺利进行。主要表现为:(1)公司的管理水平不高。据对烟台市的调查,该市的韩资公司项目中有80%以上属中小企业投资者投资,其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大生产条件下公司管理的经验。部分中小企业投资者综合素质较差,守法意识淡薄,短期投资行为突出。(2)劳动条件欠佳。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公司在山东投资时,往往新建厂房,新增设备。韩国中小企业投资设立公司时,往往不建新厂房,而是租赁当地的厂房。一些地方的厂房标准不高,尤其是缺乏必要的安全、环保设施,直接作用了员工的劳动条件。(3)劳资关系紧张。一方面,福利待遇低。据有关部门调查,韩资公司的中方员工的收入往往低于在欧、美、日公司工作的中方员工的收入。特别是有的韩资公司违反中国的劳动法规,私自招工,加班加点现象普遍存在,且福利待遇低。另一方面,劳资矛盾较多。有些韩资公司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管理生产时随意训斥员工。有的韩资公司对员工如厕也作了限制性规定,引起员工不满。加之韩资公司的工会组建率较低,劳资矛盾缺乏协调组织,劳资纠纷比较突出。 4.中韩国际经济合作形成投资区域集中度较高而产业集群度较低的反差。虽然烟台市的招商引资有了更新的进展,但招商引资中可以形成聚集力的公司、项目的比重较低,引进外资的相关零部件生产型、加工组装型、中间产品生产型、最终产品生产型的结构还不合理、以跨国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产业配套格局和工业功能区并未有效地建立起来。主导产业中的电子电器、汽车、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仍处于“断链”状态,使产业集群不仅作用到以专业化协作、零部件配套为基础的跨国企业进入、而且作用到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5.中韩制造业国际经济合作的高级蓝领人才缺口较大。在中韩国际经济合作中,懂韩语的高级制造业工人的缺乏也成为制约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障碍,烟台市这一现象也更为明显。例如:电子产品研发、机械设计、模具设计和设备开发等方面研发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烟台当地跨国公司始终未能求得“千里马”,无奈只能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聘,或从深圳企业调入。高级技工也有不小的缺口,2017年需这类人才5000多人,而烟台当地只能提供10%左右。到2017年,公司将需要职工12万人,其中高级技工约2万人。 三、烟台市承接韩国制造业产业转移成功对接的对策建议 综合烟台市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世界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背景以及韩国本身的产业发展战略和未来向山东半岛的投资策略的调整,要将烟台市建设成中韩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逐步向山东省区域制造业中心发展,实现韩国制造业产业转移成功对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有效合理的招商引资。在中韩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要改变遍地撒网的招商方式,要围绕主导产业和实行产业链的招商方式。要积极引导机械制造、造船业、电子信息业等主导产业的投资,对那些重复建设、污染严重的公司应该抵制。 2.构筑中日韩城市物流系统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产品的运输成本是作用公司利润的重要因素。烟台既是中国联系韩国的“桥头堡”又是我国“南资北上”的进行新一轮产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因此,烟台要利用区位优势,凭借海陆空交通的便利,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当前烟台正在全力增强和完善以港口为龙头,以铁路、海运为骨干,铁路、公路、海运、民航等多种方式组成的主体综合运输体系,力争用较短的时间成为胶东半岛的物流交通枢纽中心。当前,韩国的现代宅配(株)、三荣物流(株)、BTX、KOREA(株)在内的17家韩国知名品牌物流企业已经考察了烟台的物流投资环境,并与桃村物流园区及胶东国际物流港进行了深层次的接触研讨。随着中韩海运贸易日益升温,和烟大铁路轮渡的成功运营,在中国与韩国之间架设铁路轮渡的设想备受关注。 3.进一步改善环境,增强对研发类外资的吸引力。面对研发业务国际化的趋势,烟台政府应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学体系和政策,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开、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在扩大吸收外资规模的同时,重点鼓励韩国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在烟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积极推动国内公司和科研机构加强对外合作,探究承接韩国跨国企业研发业务外包等新方式,设立多种形式的研发中心。 4.树立全球战略意识,构筑技术研发战略。正视研发业务国际化的挑战,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研发机构。烟台是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韩语论文网站,向制造业产业上游延伸,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更大的发挥在工业加工和生产制造环节的比较优势,逐步改变烟台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打工仔”地位。 5.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烟台市虽然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管理的管理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还满足不了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量需求。因此,烟台市政府应大力推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 6.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烟台市的长期吸引力。烟台市要发挥城市的人居优势,让韩商住得下,住的惯,住的久。当前,烟台市真正有韩国人聚居的小区还较少。烟台要多创建韩国人聚居的小区,为韩国人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在烟台安居乐业,长久投资,将烟台作为韩商的第二故乡。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南资北上的大背景下,烟台市的优势是打好韩国这张牌,针对烟台市承接韩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对接和发展前景,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强与韩国制造业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人才、物流等薄弱环节的建设,积极将烟台建设成为韩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地,同时吸收国外技术转让的同时,打造自主品牌,逐步将烟台市建设成为山东省的区域制造业中心。 参考文献: [1]曹洪军高波:日韩制造业转移与山东省引资的战略思考[J].亚太经济,2017,(2):40~43 [2]刘曙光杨华:山东半岛与韩国经济合作的战略探讨[J]. 东北亚论坛,2017,(1):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