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三个平面”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借鉴其他各种先进的语法理论,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了“得”字句;采用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措施论准则,力争使“得”字句探讨既有描写性也有解释性,既有理论性也有实用性,从而使“得”字句探讨在继承前人探讨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本文共分九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br> 第一章对现代汉语的“得”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肯定了以往取得的成绩,指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究。<br> 第二章略论了“得”字句的前段:指出出现在前段的主要是名词性词语;论...
本文以“三个平面”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借鉴其他各种先进的语法理论,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了“得”字句;采用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措施论准则,力争使“得”字句探讨既有描写性也有解释性,既有理论性也有实用性,从而使“得”字句探讨在继承前人探讨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本文共分九章,各章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对现代汉语的“得”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肯定了以往取得的成绩,指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究。 第二章略论了“得”字句的前段:指出出现在前段的主要是名词性词语;论述了前段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认为前段词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省略或隐含。 第三章略论了“得”字句的中段:根据不同的标准,给V进行分类;指出“V得”前状语的语用功能主要是:增添语气,增添背景,增添处置、被动、使动之类语用意义;认为V后的“得”在句法上联结V和补语,是动补结构的标志词,在语义上表已然,在语用上提示句末焦点并突出动作或性状引发后所产生的情状;认为“V得”后出现名词性词语有两种情形:有的是补语中主谓短语里的主语,韩语论文题目,有的是V的宾语。 第四章略论了“得”字句的后段:指出出现在补语位置上的主要是谓词性词语或主谓短语;认为补语的语义有指向主事、客事等多种情形;对补语进行了分层级的语义分类,认为补语表示V所引出的情状,情状还可分为境相、结果、程度三个小类;认为补语所表情状大多含有一定的量度,并把量度分为典型量度和非典型量度;指出量度具有量值,把量值分为确切量、模糊量、事实量和形象量四种;认为补语在语用上属于述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得”字句的常规焦点。 第五章论述了“得”字句语义略论中的若干问题:指出“得”字句大多由两个动核结构构成,动核结构之间的基本语义关系有两种,即致使关系和伴随关系;认为具有领属关系的名核结构有时也会作用句式内部成分的的搭配序列,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得”字句复杂结构形式的形成:以“锝”字句中V1和V2的性质和配价为基准,总结、归纳出60多种“得”字句基干句模。 第六章论述了“得”字句语用略论中的若干问题:认为“得”字句大多都是由“主述结构”构成;把“得”字句述题的表述类型分为描写和评议两类;论述了“得”字句的主动态、被动态和使动态;认为“得”字句的焦点有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类,在对比焦点中又分出突显焦点和映衬焦点两个小类;略论了各种“得”字句式的语用价值;较详细地讨论了“得”字句某个成分的省略或隐含。 第七章研讨了语体对“得”字句的选择和制约,应用计量统计的措施对“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进行了略论,得出的结论是:按“得”字句在四类语体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来排,它们呈现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语体的递减趋势: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差别,也会作用到著作中“得”字句的多寡;描写性、(“得”句常用)于文艺语体,评议性“得”字句常用于政论语体。 第八章探讨了汉语“得”字句与韩语相关句式的对应关系,韩语论文题目,把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九种“得”字句句型和四种带有领属关系词语的“得”字句与韩语中相关句式进行了对比,指出汉语“得”字句各种句型与韩语句式没有对应关系,“得”字句的补语对译为韩语大多变成了状语,也有变成分句的;认为汉语“得”字句式与韩语相关句式的形成蕴藏着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 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着重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