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Ulrich Kautz先生《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德译本中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类。《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是余华首部出版的散文集。该著作语言简练,其中含有大量的四字成语,这为其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笔者之所以选择Kautz先生的译本,因为他是德国非常有名的汉学家,近年来译作丰富,并且在业界的评价普遍较高。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成语的翻译关于译者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题,首先成语整齐划一的四字结构无法在德语译文中再现,其次,大多数成语都有其字面含义和引申意义两层含义,译者很难做到在德语译文里既保留成语的本义,又能同时准确传达出其引申义。最后,译者在翻译成语时还要考虑德语的表达习惯,使得自己的译文能够很好地被读者所接受。既要保持成语简约的形式,又要准确传达其意义,还要在符合德语表达习惯的基础上保持译文的流畅度,这三者很难同时实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确立自己的翻译目标,并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必要时需要在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并确定侧重点,有时甚至需要译者别出心裁,创造出一些新的表达方式以实现译文和原文交际功能的等值。 本文在对Kautz先生的成语翻译策略进行具体略论时,引入了包汉毅先生在其论文中所提出的熟语翻译成德语时的12种翻译措施,分别是:无阐释的字译、无阐释、有改动的字译、字译附以阐释、有改动的字译附以阐释、对国际或者至少两种文化里通用的熟语进行字译、用单个词汇进行意译、用自由词组进行意译、选择实义相近的目的语熟语作为对应、选择实义相近的、有改动的目的语熟语作为对应、选择目的语的形象(比喻、借代)作为对应、(一般性、非形象性的)改写、删除。因为成语是熟语的下属概念,因此上述熟语翻译策略也同样适用于成语的翻译。在此基础上,笔者对Kautz先生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德译本中成语译例的翻译策略和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译文特点针对有关策略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在略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Kautz先生没有使用选择目的语形象(比喻、借代)这一策略,同时,在字译附以阐释和(一般性、非形象性的)改写这两个策略中,笔者大体上借鉴了包汉毅的分类准则,但在基于具体译例的基础上对其略作了修改和补充。此外,笔者还就如何对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成语根据其具体功能来翻译进行了相关讨论,以及如何对蕴含丰富文化信息的成语翻译进行了相关略论。最后,笔者还结合具体译例总结并补充了成语翻译的其他措施。例如:模仿成语的四字结构进行翻译、对称类结构成语的省略翻译、比喻法和去比喻法以及AABC类和ABCC类结构的成语翻译措施。 略论结果表明,Kautz先生在翻译时主要用到了无阐释的字译、用自由词组进行意译和(一般性、非形象性的)改写。这些策略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德汉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异同性。文化共性的存在使得译者只需要对某些成语进行字面翻译,然后读者就能很好地理解。但是,由于文化的异同性,更多的情况下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如果译者将成语中有些过于复杂的文化背景信息一一翻译出来,这不仅会作用译文的流畅性,还会加重读者的阅读负担。所以,译者需要在此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一些改写。 Kautz先生在翻译成语时并没有一概而论,而是在尽可能准确传达其在上下文中所表达的含义的情况下,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措施。在此基础之上,他力求使成语的翻译言简意赅,同时考虑到德语的表达习惯。有时,在不作用译文整体流畅性的情况下,他甚至尝试创造出像成语这样整齐对称的形式。关于Kautz先生而言,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和原文交际功能的等值性,是他在翻译时所一直追求的目标。 从交际等值这一角度来看,Kautz先生对四字成语的翻译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在翻译时设立的目的(使得拥有平均理解力的德语读者能够理解中国的文学著作)已经达到。译本中几乎所有的成语翻译都是比较合适的,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成功的范例。Kautz先生对成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了有选择性的翻译,这既很好地展现了原文的异国特色,又不因为文化信息过多而令译文读者的阅读乐趣打折扣。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它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极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