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的探讨特点》-德语论文免费资料下载[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解析《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的探讨特点》-德语论文免费资料下载

【摘要】对于《解析《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的探讨特点》的德语论文免费资料下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德国史探讨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有关德国史的探讨更是成果叠出,呈现繁荣局面。美中不足的是,相关探讨主要集中于德国政治史及通史层面,对包括德国经济和社会史在内的相关领域的专题探讨则显得相对薄弱。如今,随着探讨的深入,为了更清楚、准确地把握德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认识德国社会的全貌,德国史探讨在内容上向经济和社会史领域拓展、重视专题探讨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邢来顺同志新著《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下文简称邢著)一书即是适应这一需要的学术专著。

【关键词】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特点

综观邢著,有以下鲜明特点。

其一,该书成稿于扎实的前期探讨成果的基础上。邢来顺同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涉及德国工业化问题以及与工业化有关的德国政治、经济发展课题,先后有关德国工业化问题的论文多篇,并出版专著《迈向强权国家--—1830年—1914年德国工业化与政治发展探讨》,可谓探讨基础扎实。这与当今一些几乎没有前期探讨成果做铺垫的功利性“专著”相比,实属难能可贵。根据邢著“后记”所述,作者对德国工业化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进行德国工业化史的探讨;此后又将工业化问题与德国近代的政治发展联系起来加以探讨;最后则将探讨重点转向了工业化时期德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这三个探讨阶段实际上展示了作者在探讨德国工业化史方面从点到面的拓展历程,展现了作者循序渐进的严谨治学态度。此外,作者在该书前言中对以德国史学界为代表的有关德国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史的学术探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介绍了汉斯-乌尔利希•韦勒为代表的“批判史学派”和托马斯•尼佩代为代表的传统史学派等探讨派别的观点和探讨成果,这既表明了作者对相关探讨动态的了解掌握,也反映出作者对学术探讨规范的尊重。

其二,邢著内容丰富厚实,对德国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主要问题均有较深入的探讨,且略论透彻,具有新意。全书共分10章,50万字,论述了以德意志帝国时期为核心的工业化时代的德国经济—社会史。在纵向的时间跨度上,全书探讨起点于19世纪初,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绵延将近一个世纪。就横向的空间覆盖范围而论,全书视野开阔,探讨内容涉及德国工业化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状况。经济—社会史主要涉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多种社会现象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结果。其中,经济的变迁,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等,始终是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因素。邢著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以近代两次工业革命为核心,以工业化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德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作者指出,“经济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前言第12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起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使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这是德国工业化时期社会变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德国工业化的进程,作者不仅将德国工业化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而且指出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作者指出,德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德意志帝国建立。在这一时期,德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间,虽然德国工业有很大发展,但它仍然只是一个“拥有强大工业力量的农业国”。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即德意志帝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自己,终于从“拥有强大工业力量的农业国”转变为“拥有雄厚农业基础的工业国”,实现了从农业主体社会形态向工业主体社会形态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邢著对德国工业化第二阶段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作了较详尽的研讨和略论,全面展示了德国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动态图景:第一产业重要性大大下降,第二产业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性产业,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扩张;德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进出口大国等。在我国以往的德国史探讨中,这些问题都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和进行比较透彻的探讨。在论述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邢著将探讨目标转向这一时期德国其他社会领域,并揭示其与工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巨大变化。首先,该书就工业化时期的德国人口变化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低出生率和更低死亡率为特征的更快人口增长、高速城市化以及由出境移民国家转变为入境移民国家等德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变化的新特点。其次,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工业化时期德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现代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发展状况以及各政党力量的消长情况,并较深入地论析了德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出台及其对社会群体关系的调整影响。再次,邢著在国内史学界首次对工业化时期德国的婚姻、家庭形态以及妇女状况进行了尝试性探讨,指出了工业化对传统婚姻、家庭形态的巨大冲击力,强调了工业化对妇女职业群体形成以及提高妇女社会政治地位的巨大意义。复次,该书还对工业化时期德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指出:注重前沿实用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使科技发展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特别重视基础科学探讨,以保证德国实用科技的持续开发能力和领先水平,最终使德国成为科技发展的先锋;而全民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与工业主导型经济相适应,教育课程、专业结构、学校类型等进行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调整等,都推动了工业化时期德国教育的迅速发展。最后,该书从经济的发展变化必然作用到政治领域出发,认为工业化不仅使德国经济上一体化,从而催生了德意志经济强权普鲁士,为德国的政治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推动了德国在行政结构上从联邦主义向中央集权主义的转变,并促使德国在政治体制上出现了议会化和民主化的趋势。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工业实力的增长,德国政府也从以称霸欧洲大陆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转向争夺世界霸权为目标的“世界政策”。邢著的“结语”也别具新意,颇值一提。通常情况下,结语是对全书的一个归纳和总结。邢著则不然。它以“结语”的形式提出了“对近代德国社会发展的一点思考”,从而避免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在“结语”中,作者首先论及近代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认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相对滞后的模式使近代德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德意志特殊道路”。在这一道路之下,德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呈现“保守性”色彩。首先,德国是通过改革方式而非革命方式清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实现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对接的,结果使德国社会留下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其次,德国的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传统统治者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动摇。结果,德国成了一个由“传统贵族”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只能从参与意义上加入统治阶级的行列。与政治上的滞后不同,德国的经济却在工业化推动下高速增长,并使德国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中的先行者。作者因此认为,“高速工业化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包括德意志帝国时期在内的近代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影响”,“高速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德国缺乏资产阶级革命的不足”(结语,第565页)。“结语”的第二部分为“近代德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点启示”。作者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与经济的相对同步协调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德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似乎没有遵循这一规律,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政治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反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作者认为,这与德国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守势”政治策略有很大关系,即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革命的“威胁”面前,往往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以免被历史所淘汰,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19世纪初的“大改革”、德国的统一以及统一后采取的各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法等,都是这种适时而进的“守势”政策的有力说明。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