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略论[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德育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正是心理的生长期,是进行德育教学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德育教学的特征,从直接说教引导与间接引导、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自我教育与榜样模仿、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德育教学的转化结合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教学;转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0
  在学校的教学中,尤其是中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对初中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影响。也正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心理的发育期,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比较缺乏,因此要根据他们的年龄、认知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将德育教学与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转化与结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在德育教学中,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方式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初中生的叛逆心理,但是道德说教又是离不开的一种教育模式,古今中外有很多道德说教的例子,只是措施、技巧有所不同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初中德育教学首要的教学措施就是道德说教,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道德说教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将直接的道德说教与间接性的引导教育相结合,为道德说教增加润滑剂。在二者的结合教育中要注意避免两个极端,不能只注重直接说教忽视间接教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德语论文范文,也不能只注重间接引导教育忽视直接说教导致学生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关于初中生要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初一的学生知识储备还较少,思想观念正在形成,思想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主要以直接说教为主,知识的传授量更大。到了初二初三,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关于世界、道德、礼仪都有了一个自己的认知,他们开始注重自身的鉴别能力与判断力,此时则应该以间接引导式教育为主,关于他们的一些错误认知及时引导纠正。
  2. 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人都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不管是在哪个层次或层面上的道德教育都要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因为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相比理性教育更愿意接受感性的熏陶,但是他们又是理性思维相对缺乏的年龄段,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理性教育。初中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一到初三经历了两个教育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内,教学强度不断增加,他们的知识也逐渐丰富,在这些知识的武装下他们略论能力、概括能力、评价能力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他们思维由感性思维逐渐向理性思维过度,因此德育教育措施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初一阶段,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如通过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对他们进行感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通过一些团结拼搏的事例来帮助他们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通过一些先进的道德典型、感人事迹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悲天悯人的善心;通过一些励志故事培养他们的毅力,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在初一到初三的教育过程中,感性教育也要逐渐向理性教育演变,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为主,从最初的事例教育、情感教育转向以知识教育为主要载体,德语论文,让他们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从思想的深处对道德观念进行固化。
  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学生道德观念的最终形成不仅需要理论教育也离不开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有助于他们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养成,让他们的优良品德在不断深化的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关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正好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例如,在"爱心大接力"的活动中,我们组织为雅安地震灾区的受难群众捐款,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然不多,但是都是他们省下来的零花钱,就连班上一些平时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次活动关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是为灾区人民带去的祝福与祈祷,他们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自己或许没有注意到,在他们拿着自己省下的零花钱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们的灵魂迸发了怎样的火花,耀眼而美丽。由此可见实践教育关于初中生德育教学的意义,老师们应该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道德的真谛,通过身体力行关于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评价。
  4. 自我教育与榜样模仿的转化与结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尤其是初中这个喜欢追捧英雄的年龄段,无论是英雄伟人、道德模版亦或社会名流甚至是影视明星,只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措施都能够关于初中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正面的影响。榜样模仿最重要的是班主任和同学的影响,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道德观念、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作用着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班主任要秉着"想要学生做到自己先做到"的观念,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思想品德表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都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尤其是在正面的教育场合很难放开自己,他们想的都是此时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而不是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相比之下,班主任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作用则更为深刻,能够让学生从思想深处做出认同。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同龄人的榜样影响,尤其是身边的同学。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优良品德,但是往往并不能在实际行动中有所表现,觉得这些事情是离自己很遥远的。通过榜样的影响,让他们从行为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触摸他们的灵魂深处,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5. 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的转化和结合
  灌输教育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过去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生身心的发展,灌输教育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初中德育教学应该逐渐由灌输教育转化为渗透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要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还要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程及其他课程中去;不仅要由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其他的老师和人员也要肩负起德育教育的重担;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还要渗透到班级和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去。
  总之,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初中德育教学的特点,将各种教育措施相互转化相互结合,做到灵活多变,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避免固定化、机械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沈忠佳.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J].课程教育探讨.2017(09)
  [2]赵光元.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J].皖西学院学报.2017(2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