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德高校合作数量越来越多,合作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德国留学。由于中德两国的文化异同、教育方式异同以及学生适应能力的异同,导致很多留德学生无法完成在德国的学业。德语语言知识只是作用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因素,关于长期生活在另一文化的人来说,跨文化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交际能力。 为了促使留德学生顺利地在德国生活和学习,本文从跨文化能力的国内外探讨近况出发,通过调查江苏A、B两所高校留德学生国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德国国情课为例,以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为基础,探究如何有效实践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教学措施。 一、跨文化能力的探讨近况 米勒在《跨文化的能力》一文中指出,尽管各门学科近来了许多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论着,但它们对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1]。文化能力概念的模糊性无疑和文化概念的多样性有关。跨文化能力的前提是文化能力。 Brislin引用Lee提出的社会能力作为文化能力的普遍定义,为跨文化能力的定义奠定了基础。 Brislin指出,文化能力是所有拟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交际和行动能力。如果他们想使在外国的逗留有意义,就必须有能力满足日常的要求,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当外国学生克服了大学制度的障碍取得了学位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但是他们也许尚未能融入当地的社会,也没有培养起很受当地人重视的那种人际交往的能力[2]。 关于留学生而言,綦甲福认为:“在异文化的环境中,学习者如果具备了察觉本文化与异文化的异同与共同点的敏锐力并能够随之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既适应异文化的环境并接纳和学习异文化的优点,又能保持对自我及本文化的认同,那么,他就具备了跨文化能力,而跨文化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3]。潘亚玲认为,德语论文范文,跨文化能力是能自如地游刃于母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并能与异文化成员进行得体的、有效的、令人满意的交际与合作的能力[4]。 上述观点说明,跨文化能力与文化知识、共情能力和行动力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即认知、情感、行为模式形成了广泛的认可。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度、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5]。 关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我国外语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比较中德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异同的灵活性,最终提高他们的跨文化能力[6]。 二、调查探讨的设计 (一)调查探讨目的 通过调查江苏A、B两所高校留德学生国内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德国国情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二)调查探讨对象 江苏A高校和B高校中德合作办学“2+2”项目2010—2014级的学生。该项目的学生以德语作为第一外语,先在国内学习两年德语和其他基础课程,经选拔符合德语语言水平及专业基础要求条件,选派到德国继续两年的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通过中德两个院校的的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分别授予国内所在大学及德国大学的相应学位。 江苏A高校国际学院中德合作办学的学生专业为机械自动化和电气工程。该项目自2010年起实施,目前国内2012级和2013级在读学生共92名,2010级和2011级共有65名学生在德国学习,调查问卷发放125份,收回113份,回收率90%。没有填写有关德国国情课的问卷被视为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答卷比例91%。江苏B高校中德国际学院的学生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和运用化学。 该项目自2007年起实施,目前国内2012级和2013级在读学生共84名,2010级和2011级共有63名学生在德国学习,调查问卷发放120份,收回105份,回收率87%。没有填写有关德国国情课的问卷被视为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92份,有效答卷比例88%。 (三)调查探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