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德学院中国网文化栏目介绍 网站的工作内容定为:参与并激发中德文化讨论。 大部分文章聚焦中国和德国问题,分为 12 个板块,分别是焦点、建筑和城市发展、艺术和设计、教育、舞台、电影、文学和语言、社会与媒体、音乐、环境、人物、城市故事。 本文所选的实例均选自于焦点模块,并且都来源于原文为中文译文为德文的文章。 二、顺应论与翻译 顺应论运用于翻译中体现为:一方面译者在解码时顺应原语的语境和交际背景, 借助源语的语言因素,包括语法规律、语言习惯、文体特征等,以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源文内涵;另一方面当译者用目的语重新编码时,也要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语境,顺应其语法规律、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将自己所理解的原文意义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2] 三、顺应论视角评析中国特色词翻译 文化特色词的这种特性给译者带来很大挑战,在具体情况下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让译者进退两难。歌德学院中国网文化栏目想参与和激发中德文化讨论, 汉译德的文章首先要让目的语读者看懂,进而他们才能领会原文作者意图,才能针对某个现象抒发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处理诸多中国文化元素时译者也要为此工作内容考虑,相应地采用一些特殊的翻译策略。以下笔者将从顺应论视角对一些实例进行评析。 (一)音译和直译有些文化特色词的德译就是将汉语发音直接展现出来, 在歌德学院的中国网文化栏目中气功①被翻译为 Qigong,太极①则相应地转换为 Taiji. 这样翻译的原因是随着各国交流逐渐加强,目的语读者早已了解了我们文化特色词的深层内涵,这时便不劳烦译者再将其具体内涵表现出来。译者简单直译既能顺应原语特色又能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中国文化的方式。 而直译主要是指译者按照文化特色词的字面含义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特色词的具体内涵自行组织目的语元素以达成语义连贯,顺应译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 例如在网站中有这样一句话:“北宋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 乐 ’”.②后 半 句 中 的 名 言 被 翻 译 为 Zun觌chstnehme man sich der Sorgen der Welt an,als dann geni-e覻e man ihre Freuden,译文浅显易懂 ,方便目的语读者接受。 而且在该句的原文中,作者已经将名言的典型特点,即该名言出自北宋范仲淹在文章内容中展现出来了,所以在翻译时译者便不需要再多加补充。 这种处理方式很好地顺应了原文作者的写作构思和中文的语言特点。 但直译也有弊端,词汇的深层文化内涵可能被隐藏起来,目的语读者容易将特色词错误解读。 如: 例1.说实话,真想不出谁会讨厌这位被中国球迷亲切称为穆二的球员. ③德译:Ehrlich gesagt wei覻 ich nicht,wie man diesenvon den Fansin China liebevoll Müller II genanntenSpieler nicht m觟gen k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