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韩国语的称谓系统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底蕴(2)[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5-0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社交称谓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具体地来说,可以分为:社交关系;固定关系和临时关系;上下关系和同等关系。称呼语对上述几类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我们可以据此对现代韩国语的社交称谓加以分类总结。

(一)身份称谓韩国语中的社会通用称呼不算发达,但头衔性称谓众多却是一大特色。身份类称谓可分为四种。1•姓/职务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这都是一种最常用的称谓方式,如“张局长、王科长、李董事长”等,需要强调的有两点:(1)这种称呼方式在汉语中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而在韩国语中,上级对下级也常使用此种称呼,只是称呼的方式随对象的不同而略有改变,如下级称呼上级时,必须在职务后加上表示尊敬的词尾[nim],同时省去姓;同级之间[nim]可加可不加;上级称呼下级时则完全不必加[nim]。(2)汉语社交称谓的一大特点是“重官位”,韩国也重视官位,但与汉语有着细微而有趣的差别。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姓王,职务是副科长,汉语的称呼是“王科长”,而不是“王副科长”;但在韩国语中,一般情况下都会直称其“王副科长”,而不需有所避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校长”这一称呼,在汉语里无论大、中、小学,称呼方式都相同,可在韩国语里,中、小学校长称“校长”,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称“学长”,本科大学称“总长”。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韩国虽然也重视官位,但较中国更重视身份与等级的差别。2•姓/职称(职衔、学衔)如“李教授、刘博士、王工程师”等。3•姓/职业如“王老师、刘大夫、张律师”等。在中国,一般在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只有大众心目中较高的职业和职称才会被用作面称,而较低的身份类称谓,如厨师、理发师、助教、司机等,一般不用做面称。可在韩国语中,较低的身份类称谓仍可用做面称,“司机先生、理发师先生、张助教”等称呼在韩国语中是很常见的。4•姓名/名/亲属称谓这种称谓最常用于邻居之间、学生家长之间、同事的亲属之间。比如,一个学生叫金秀珍,其他学生的父母见到金秀珍的家长时,可称呼其“秀珍爸爸”或“秀珍妈妈”,这就可以避免在不了解对方的职业、职务、职称时,不知如何称呼的尴尬。

(二)仿亲属称谓所谓仿亲属称谓,是根据对方年龄,参照亲属的辈分和年龄来称呼非亲属的一种称呼方式。使用仿亲属称谓,首先表现了社会地位相当的谈话双方之间的同等和亲密关系,或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一方表示屈尊。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以年龄关系区分双方的相对地位异同,向年长者表示尊敬。韩国人具有“重家庭”的价值取向,一个模仿亲人的称呼可以把一个陌生人变为自己的家人,把外人变为自己人,能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使人感到亲切温暖,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从使用场合看,由于亲属称谓具有私人关系含义,因此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一般不使用,尤其是在公共性的社交中,私人关系要服从公共关系,仿亲属称谓一般多用于邻里、道路、乡村、商场、集市等非组织性的社交场所。从使用者看,中老年人对陌生者用仿亲属称谓的情况要比年轻人多,而农村中老年人又比城市中老年人使用得多。同时,女性受话人,韩语论文网站韩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