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92年8月中韩建交以来,青岛与韩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回顾10多年来双方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双方的继续合作。青岛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文化、教育学术与文体艺术;其特点有三:文化交流伴随政治经贸关系的发展而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了经贸发展,文化交流是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 关键词:青岛;韩国;文化交流 一、青岛与韩国文化交流的形式 (一)思想文化交流一是“汉潮”东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韩国文化的核心。青岛与韩国的文化交流在思想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韩国的作用。为了加强青岛与韩国思想文化交流,1997年10月,青岛市政府向韩国大邱市赠送了别具文化特色的永久纪念品-—“孔子雕像”。该雕像由花岗岩雕凿而成,身高3•2米,底座高1•7米,总高度为4•9米,总重约15吨。[1]通过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加强了青岛与大邱的友好合作关系。2001年5月底6月初,青岛市新闻文化代表团赴韩国访问。代表团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探讨所、汉城世界语文化院、韩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忠清北道艺术总会、庆尚南道马山文化广播电视企业达成了分别在汉城、清州、马山联合举办“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展的合作意向;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探讨所所长、韩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李永求博士商谈了联合拍摄一部专门向韩国宣传孔子的电视片话说孔子,聘请李永求博士作该片的主持人,以韩国学者的视角理解孔子及其学说、思想,向韩国人讲解孔子学说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访问期间,韩国KBS电视台正在播放孔子论语讲座,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以讲解及座谈的方式,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及学说,且结合社会现实,评价和研讨孔子思想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2]2002年9月,青岛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协同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山东画报社共同主办的“走近孔子,扬帆青岛”大型图片展在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举行,清州市政府、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公司界的代表及友好人士3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100幅大型图片展示了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山东历史与文化,以青岛为代表的的山东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成就以及韩国人在山东等内容,反映了中韩建交10年来双方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这对进一步传播儒家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影响。当然,在这个层面的交流过程中,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科教授李永求博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作为中国探讨所所长,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民众一样深深推崇孔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探讨极为深刻。他经常组织两国文化交流,频繁往来于中韩之间。2002年中韩建交10周年时,他在青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孔子是普遍为韩国人推崇的伟大人物,在韩国大小书店,都有论语的韩语本,孩子们从初中开始就系统学习阅读论语故事,韩国家庭收藏较普遍的也是论语。”[3]“我多次来到中国青岛,从未有过陌生感。”因为“我感到自己相当一部分思想已经根植中国。”“我认识的不少公司家都是孔子思想的信奉者和实践者。韩国最大的电脑企业-—三宝企业总裁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案头摆满了孔子、孟子的作品,经营上也经常从论语中汲取精华。比如,他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低价电脑,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他说,这种经营方略就是源自孔子的仁爱思想,电脑虽然是相对较高层次的东西,但它生产出来是用的,而不是作为商场里的摆设,降价虽然使企业利润减少,但更多的人因此而拥有了它。非常值得这么做。在企业管理中,三宝也是借鉴论语,关心、爱护、接纳不同素质的员工。保证了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3]二是“韩流”西吹,韩国思想文化对青岛的作用。对青岛人在思想层面作用最大的是韩国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任何一个到韩国访问、参观、考察、学习的青岛人都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为保护汽车工业,韩国人很少买外国汽车。有记者这样描述过:“在仁川至清州市的高速公路上,我两眼一直望着窗外来来往往的各种汽车,几乎全是现代、大宇、起亚、双龙等韩国自己生产的汽车,全程只看见了三辆外国车。在庆州等地也是如此,外国品牌的汽车难见踪影,只是在汉城和釜山外国车辆多了一些。但也绝对是韩国车的天下。这鲜明地体现了韩国人抵制外来产品、保护民族品牌的爱国之心。”[4]另一个例子也充分说明了这点。在青岛保税区有一家韩资万像贸易有限企业,董事长崔永台有一个惯例: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崔永台先生总要听应聘者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新员工上班第一天,他不急于技术培训,而是首先与大家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真诚地拍着胸膛,用尚不流利的汉语对工人讲:“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5]韩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常常以爱国主义自豪的中国人也为之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