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5 ABSTRACT 5-6 绪论 11-25 0.1 问题的提出 11-12 0.1.1 探讨背景 11-12 0.1.2 探讨意义 12 0.2 文献综述 12-21 0.2.1 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 13-14 0.2.2 产业内贸易测量发展 14-15 0.2.3 产业内贸易实证探讨 15-16 0.2.4 服务贸易的范围界定 16-17 0.2.5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探讨 17-20 0.2.6 小结与评述 20-21 0.3 论文结构与探讨措施 21-23 0.3.1 论文结构 21-23 0.3.2 探讨措施 23 0.4 创新与不足 23-25 0.4.1 主要创新 23-24 0.4.2 不足之处 24-25 1 产业内贸易动因理论略论 25-31 1.1 产业内贸易的内涵与分类 25-26 1.2 产业内贸易动因理论模型 26-30 1.2.1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动因理论:修正的H-O模型 26-27 1.2.2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动因理论:垄断竞争模型 27-28 1.2.3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动因理论:新H-O模型 28-29 1.2.4 产业内贸易动因的其他解释: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9-30 1.3 本章小结 30-31 2 中韩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31-39 2.1 中韩各自服务业发展概况 31-35 2.1.1 中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31-33 2.1.2 韩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33-35 2.2 中韩双边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35-39 3 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略论 39-47 3.1 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算指标介绍 39-41 3.1.1 静态测量指标:G-L指数 39-40 3.1.2 动态测量指标:MIIT指数 40-41 3.1.3 产业内贸易分类指标:HIIT指数和VIIT指数 41 3.2 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略论 41-47 3.2.1 基于G-L指数的静态产业内贸易程度略论 42-44 3.2.2 基于MIIT指数的动态产业内贸易程度略论 44-45 3.3.3 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类型 45-47 4 中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作用因素实证略论 47-62 4.1 产业内贸易作用因素 47-50 4.1.1 基于国家层面的作用因素 47-48 4.1.2 基于产业层面的作用因素 48-50 4.2 实证略论: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探讨 50-62 4.2.1 灰色关联度略论法介绍 50-51 4.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1-57 4.2.3 估计层序及结果略论 57-62 5 结论与建议 62-65 5.1 基本结论 62-63 5.2 相关建议 63-65 参考文献 65-70 致谢 7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