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韩跨文化交际差异问题的思考[韩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韩语论文 责任编辑:金一助教更新时间:2017-04-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中韩两国的文化历史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地理条件、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文化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一种文化背景中包含着多种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在这些文化因素的表现上也有较大的异同。本文略论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对中韩两国跨文化交际过程的作用因素。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中韩文化 跨文化交际 差异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1-02
  中国与韩国是两个在地理上十分靠近的国家,相应的,在文化和传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免会相互作用。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两国的人民能够更好的找到文化的契合点,从而增进相互的沟通和了解。随着交往的深入,逐渐发现两国的文化背景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念上已经有了不同的分化。因此,探讨中韩两国交际中文化因素的差异点是十分必要的。
  1 跨文化交际的概述
  1.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从这一概念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跨文化交际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必须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次,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最后,双方的交流形式是直接的语言交流。
  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中韩的跨文化交际来看,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分别为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虽然这两种文化都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但在具体表现上有一定的异同。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作用都较大,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异同,两国的当代文化异同较大。
  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语言进行交流,这是实现有效交际的前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有其各自熟悉掌握的语言,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达与沟通。在中韩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可以选择中文,也可以选择韩文进行交际,同时也可以采用第三种语言,如英语进行交流。
  交际双方要使用实用的口语而非书面语进行交流。跨文化交流的形式十分多样,既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如影视著作、报纸、表演等,也可以是广播、电视、广告等传媒。但这些交际方式都是以实用为主的。
  1.2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在一种文化背景中包含着多种文化因素,例如,文化认知、思维方式、民族传统节日等。民族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主要传有春节、端午、中秋、元宵节等,而韩国民众最重视中秋节,其他的传统节日还有独立运动纪念日、光复节、韩语节等。文化认知。中国成语“对牛弹琴”主要是指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而韩国中“对牛念经”则指“与不可言者而言”,虽然意义相同但是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不同的文化在这些文化因素的表现上也有较大的异同。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受到这些文化因素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在深刻的改变着这些文化因素。中韩两国都受到儒家文化的较大作用,很多人会产生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在与韩国人进行交流时,也会运用自己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但事实上,通过上述的文化因素就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不仅仅受到历史传统的作用,还受到生活环境、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因此,不能将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简单的等同起来。例如,中国人崇尚“中庸”,但这种思想在韩国却难以得到认同。尽管在韩国也存在“中庸”的思想,但是其程度和表现方式却与中国的“中庸”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不加以区分,就很容易在交际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2 中韩两国价值观的比较略论
  交际与文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交际的过程受到文化的作用,文化则在交际中产生和呈现。此外,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际的内容和进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文化对交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价值观念,这是文化的深层作用;其次是民族性格,这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最后是自然环境,这是文化的历史缘由。由于中韩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十分临近,自然环境上的异同较小。因此,本文对两国文化的比较主要从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这两个方面展开。
  2.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作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念上的异同可以直接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对某一种事务呈现出的喜好和倾向。价值观有不同的层面,例如个人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都有不同的价值观,而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又会对个人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作用。
  中韩两国的文化都属于东亚文化的范畴。东亚文化本身就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古代的东亚文化圈是指亚洲东部受到中国文化作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因此东亚文化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作用,并在生活习惯、宗教、艺术等方面展现出来。韩国在地理上属于中国的邻国,韩语论文题目,两国在思想、文化等方面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但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2.2中韩两国群体取向与个体取向的比较略论
  群体取向就是指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家庭、社会和国家为基本的出发点,将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目前的中国社会中,这种群体意识还是十分强烈的,人们在群体中有较强的归属感。与群体取向相对的就是个人取向。这种观念与西方的个人主义有相似之处。西方社会的人们认为,社会制度的产生首先是保障个人的利益,其次才是保障社会群体的利益。因此,西方社会将个人的利益和自由放在首位。
  由于中韩两国都处在东亚文化圈中,受到儒家文化的较大作用,在价值取向上都趋向于群体取向。中韩两国的人民都谦虚谨慎、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相冲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集体的进步而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韩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相互帮助、相互支援的友好关系。   但群体取向也有其自身的消极作用,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个人的竞争意识,从而导致进取精神的不足。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一直就较为薄弱,在科技产业上缺乏原创技术,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世界500强公司中,我国入选的公司大多数是石油、电力等能源消耗型公司和垄断公司,很少有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起来的公司。而韩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则走在了我国的前面,三星、LG等世界知名的电子品牌都是依靠韩国原创技术发展起来的。造成这种异同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的韩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较大。自19世纪90年代韩国独立后,就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发展上主要依靠了美国的帮助,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美国社会的作用。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韩国就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针。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韩国的传统群体取向逐渐向着个体取向的方向转变,在奋斗、创新意识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家经济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而我国的群体意识相对较为强烈和稳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群体意识并没有得到削弱,但自主创新的精神也相应的提升缓慢。
  2.3中韩两国求稳与求变心态的对比
  群体主义取向就会产生求稳的心态,这主要是由于与个体相比,群体的变化受到较大的制约,很少会轻易尝试变化。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中就强调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我国的人们形成了求稳的思维观念,注重以柔克刚、顺其自然、安分守已。
  同样受到儒家思想作用的韩国也十分重视国家和家庭的稳定、和谐。但韩国社会的稳定更多的是依靠社会的等级尊卑来维护的。儒家思想在韩国传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儒家对等级尊卑的强调也在韩国社会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韩国社会十分重视尊老爱幼,家庭观念也更趋向于中国的传统社会。例如,在韩国家庭中他,通常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子女即使结了婚,依然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子女、儿孙要对长辈的话言听计从,儿媳妇要承担整个家庭的家务,男人则负责在外挣钱养家。目前许多热播的韩剧中都体现出了韩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
  但变与不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关键是怎样变、变成什么样。中国的传统社会讲求稳定,但依然在不断的进行朝代的更替,事实上变化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但无论朝代怎样变化,社会所信奉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传承几千年的一个原因。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求变是西方人共同的性格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和美国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韩国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才完成建国的。此后,韩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主要受到了美国的作用,因此也受到美国文化的极大冲击。在美国人开拓进取精神的作用下,韩国人开始改变传统的求稳心态,试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改革来寻求国家的发展。
  3 中韩两国民族性格比较略论
  民族性格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如果将价值观念看做是文化的深层内涵,那么民族性格就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正因此,民族性格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影响。民族性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主要特征。民族性格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社会的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因素的作用。
  3.1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理区域,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整个中华民族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共有的民族性格特征。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先生就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总结。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人具有较高的包容意识;勤劳、守法;封建迷信、崇拜鬼神;做事犹豫、不够果断;夜郎自大、停滞不前;仁爱、和平、忠孝。这些总结是针对孙中山先生生活年代中华民族性格的概括,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例如热情好客、知足常乐、中庸谦虚、勤俭节约等。
  3.2韩国人的民族性格
  关于韩国人,中国人往往会存在一些特定的印象,例如韩国人小气、爱吃泡菜等。但事实上,这些看法是由于两国文化观念上的异同所引起的。例如,在韩国人看来,泡菜是一种十分贵重、有意义的东西,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他人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谊。但在中国人看来,泡菜只是一种十分常见甚至廉价的食物,当中国人受到韩国人送的泡菜礼物时,就不免会觉得韩国人小气。事实上,由于韩国半岛的国土面积小,物产贫瘠,泡菜对韩国人民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食材,他们将泡菜作为礼物送给客人实际上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和友好。一个国家人民的性格特征就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有韩国的人文社会学家也对韩国人的民族性格进行了一定的总结。韩国的民族性格主要有五大特征,分别是家庭主义、官本位主义、上下级主义、亲属差别主义和共同意识。我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也对韩国的民族精神进行了一定的概括,总结出了一下几点特征:爱开玩笑;情绪波动起伏大;讲究形式;爱讲空话;帮派斗争严重;贪图安逸。
  3.3中韩两国民族性格的相同点
  根据上文中略论的中韩两国民族性格的特征,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在民族性格上有许多的相同点。首先,韩语毕业论文,两国的人民都十分的热情好客。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素来是闻名于世的。论语中有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人爱交朋友的特点。韩国传统社会受到儒家思想的作用,因此韩国人民也十分的热情好客。
  其次是长幼有序。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沿袭。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就是对这一传统的最好诠释。而韩国也是一个重视长幼尊卑的国家,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韩国关于等级制度的划分更甚于我国。韩语中就有严格的敬语与非敬语之分。韩国的年轻人对长辈说话时必须态度恭敬,在行为做事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给长辈递东西的时候必须双手递上,在长辈面前必须跪坐,长辈在的时候不能抽烟喝酒,不能走在长辈前面等。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价值观念、民族性格、民俗风情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两国的文化受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变革,在文化的深层内涵上表现出了一些不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掌握两国文化各自的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友好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孙秋桂. 跨文化交际中中韩文化异同案例略论[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2:20-21.
  [2]黄慧婷.以电视剧为例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J].魅力中国,
  2017.(12):132-133.
  [3]张文丽.从文化因素角度谈促进中韩跨文化交际的策略[J].青年文学家,2017(26):54-55.
  作者简介:张倩(1993-),女,汉族,辽宁省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系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免费论文题目: